
《吕不韦》
吕不韦(?-公元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大臣,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滑县)人。吕不韦是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的大商人,故里在城南大吕街,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他以“奇货可居”闻名于世,曾辅佐秦始皇登上王位,任秦朝相邦,并组织门客编写了著名的《吕氏春秋》,其门客有三千人。即《吕览》。也是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关成语:一字千金。
279

鲁肃在《三国演义》中被塑造成忠厚老实但才智平庸的形象,与其历史真实面貌形成鲜明对比。史书记载的鲁肃年轻时就展现雄才大略,曾散尽家财招募义兵,以精准箭术震慑追兵,体现出大智大勇的豪杰风范。其军事训练与战略眼光为后来辅佐孙权奠定基础。
周瑜临终前力荐鲁肃接任东吴大都督,孙权在与其深入对谈后,采纳了"鼎足江东,联刘抗曹"的战略构想。鲁肃提出的战略规划早于诸葛亮《隆中对》,主张通过夺取荆州与曹操形成抗衡格局,这一思想深刻影响了赤壁之战前的孙刘联盟决策,展现出其作为战略构想提出者的前瞻性。
历史上真实的单刀会与小说描写差异显著:鲁肃主动约见关羽,通过义正词严的谈判迫使蜀汉归还荆州三郡,而非如《三国演义》所述被关羽震慑。孙权对鲁肃的敬重体现在赤壁凯旋时的隆重迎接,君臣互动反映出东吴宽松的政治环境与人才选拔机制。
《三国演义》为突出诸葛亮、周瑜等角色,将鲁肃塑造成衬托型人物,导致其历史功绩被弱化。史实中的鲁肃兼具豪爽性格与外交才能,其推动的孙刘联盟直接促成三国鼎立格局,在东吴政权发展中起到不可替代的枢纽作用。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