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听《百家讲坛》 20130616 汉献帝 1 被遗忘的天子

00:00
39:45
主播信息
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
关注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1983
产生于清朝乾隆时期的《红楼梦》,从它刚刚问世起就一直谜团不断。而二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惊异地发现,回首红楼,我们对它依然如雾里看花。潜心红学十余年的著名作家刘心武,将引领我们一步步走进姹紫嫣红的红学“百花园”,讲述红学的来龙去脉与分支流派
马未都说收藏之漆器篇
218
《百家讲坛》栏目一贯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宗旨,栏目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从而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观复博物馆馆长、收藏专家马未都做客《百家讲坛》,讲述漆器收藏那些事。
《隋唐英雄志》
1052
时至今日,评书演义、戏剧小说,文艺舞台上幕幕隋唐英雄的故事,依然深入人心,经久不衰,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人物就是秦琼,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秦琼作为一位历史的亲历者,见证了整个隋亡唐兴的风云变幻。梅毅老师将从秦琼开始为我们掀开一幅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画卷,秦琼在民间他是家喻户晓的门神,在舞台上他是令人钦佩的战神,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秦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为什么会被老百姓敬为门神,秦琼的英雄之路又是从哪里起步的呢?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汉献帝历史贡献

# 傀儡皇帝评价争议

# 东汉末年分三国

# 官渡之战关键人物

# 曹操统一北方

# 荀彧汉室忠臣

# 曹丕接受禅位

# 禅位政治背景

# 成王败寇历史观

# 汉室江山延续困境

汉献帝作为东汉末年的末代君主,长期被贴上“傀儡皇帝”的标签。复旦大学姜鹏提出,汉献帝实则集孝悌、仁爱、聪慧于一身,其政治智慧在动荡中延续了汉室江山。例如,14岁的汉献帝在长安饥荒中通过实验揭露官员贪腐,以宽恕缓和局势,展现了仁厚与权谋的结合。
官渡之战被视为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战役,但姜鹏强调汉献帝的间接作用。荀彧作为汉室忠臣,以尚书令身份力挺曹操,实则为汉献帝稳定政权。荀彧分析“勤俭四节必将有变”,预言袁绍阵营分裂,最终许攸叛逃助曹操火烧乌巢,印证了汉献帝支持下的战略布局。
汉献帝禅位曹丕的事件常被归为失败,但历史背景复杂。曹操死后青州兵哗变,曹丕面临统治危机,汉献帝选择平稳交接,避免进一步动荡。这一决策背后,既有曹丕接受禅位的政治压力,也隐含汉室江山延续困境下的无奈权衡。
传统“成王败寇历史观”往往忽视失败者的贡献。汉献帝在东汉末年分三国的乱局中,虽未阻止王朝终结,但其仁政与权谋为历史转折提供了缓冲。重新审视汉献帝,需跳出对“傀儡皇帝评价争议”的固有认知,关注其在权臣夹缝中维持汉室权威的努力,以及其对三国格局形成的隐性影响。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