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近曹操》
曹操在中国是一个大名鼎鼎、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千百年来,人们对他褒贬不一。誉之者谓之盖世英雄,毁之者谓之逆臣奸贼。他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超凡的文学天赋,他时而残忍暴虐,时而真诚坦然,既英雄气概又儿女情长,他是一个具有复杂性格和多面形象的生动人物。那么,历史上的曹操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由于涛教授引领我们到汉末的历史时空中去探寻曹操的家世出身,去见识他的年少轻狂,去了解他的戎马人生,去体味他的雄心壮志。
295

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作为汉室宗亲,凭借卓越能力将原本混乱的荆州治理为“万里肃清”的繁荣地区。他通过斩杀地方豪强、招纳贤士、发展教育等手段巩固势力,成为割据一方的实力诸侯,史称“带甲十余万,地方数千里”。
在决定北方霸权的官渡之战中,刘表面临袁绍与汉献帝(许昌朝廷)的拉拢。尽管其地理位置和军事实力足以左右战局,刘表却选择表面中立,实则暗通袁绍。这种骑墙派态度源于其早年受何进提拔的经历,以及对董卓所立汉献帝的抵触心理。他既不愿公开支持袁绍对抗汉献帝,又因君臣名分无法全力勤王,最终导致决策矛盾。
刘表的中立态度引发内部割裂。谋士韩松出使许昌后归附朝廷,劝刘表遣子入仕,暴露了荆州集团对汉献帝合法性的认同分歧。而刘表对袁绍的倾向性在战后进一步显现:他写信支持袁绍之子对抗曹操,无视汉献帝的权威。这种政治不正确使其失去道义支持,为曹操日后吞并荆州埋下隐患。
汉献帝的政治影响力成为关键变量。其东归许昌后,曹操借“挟天子”之名获得正统地位,而刘表因历史恩怨无法与之和解。官渡之战后,曹操实力大增,刘表却因骑墙派决策陷入孤立,最终病逝,其子刘琮投降。这一结局揭示了乱世中政治站位的致命性:刘表虽具经邦纬国之才,却因对汉献帝的矛盾心态错失机遇,成为齐强派终结的典型代表。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