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年表读懂中国史(第3版)
作者马东峰、张景忠。用年表贯穿全书,标明公元、朝代、帝王年号,系以历史事件,包括朝代兴衰、帝王更替、战役、改革、政争等,世界史大事夹杂其间直接与之对照。每个朝代的重要史实,标题清楚,叙事明白,与年表相呼应,方便查询,实为及其适合学生与一般读者阅读的中国历史读物。
167

春秋历史时期的名称源于孔子整理的鲁国史书编年体例。五经内容中,《春秋》作为核心文献,记录了周朝分封制度下诸侯国的重大事件。周朝分为西周与东周,分界标志为周平王东迁至洛阳,这一举措源于犬戎入侵导致都城镐京失守。
周朝分封制度以天子为核心,形成诸侯等级制度,包括公、侯、伯、子、男五级,并延伸至卿大夫、士、平民和奴隶的阶级管理。周公旦等重臣参与分封制阶级管理,如鲁国由周公之子伯禽代管。
东周西周分界后,东周分为春秋与战国两段。春秋历史时期得名于鲁国史书编年方式,以季节为记事单位,孔子整理后形成《春秋》。其“春秋笔法特点”以隐晦文字暗含褒贬,即“微言大义”。
周平王东迁原因与西周灭亡相关。周幽王废嫡立庶引发申侯联合犬戎攻破镐京,周平王被迫迁都。此后诸侯争霸,礼崩乐坏,春秋五经中记载的“春秋五霸”与百家争鸣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