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历史五千年|易理解|有感觉|幽默
给上学的孩子,讲解历史。课本上的东西太枯燥了,将学历史变成了负担,成年男人,大部分都爱看历史,不如我们自己将屠龙之术,传授给下一代。
120

黄海大海战战略背景与地理因素
黄海大海战(大东沟海战)是甲午战争中的关键战役,其爆发与清军运兵船转运风险密切相关。大东沟地理重要性在于其作为鸭绿江口深水航道,是清军由海转陆的关键节点。平壤之战清军撤退后,李鸿章因通讯中断仍继续增兵,北洋舰队护航任务由此展开,保护五艘商船运送四千余士兵及物资。
日本联合舰队偷袭计划与情报误判
日本联合舰队通过截获密电,推测清军在大东沟附近活动,企图重演丰岛海战偷袭。但其情报解读有误,低估北洋舰队护航任务规模,仅派十二艘军舰拦截。丁汝昌护航决策分析显示,他选择远离大东沟迎敌,以避免未卸载的运兵船暴露于战火。
海军战术阵型选择与战斗部署
北洋舰队采用犄角雁行阵,试图以乱战战术突破日军纵队编队。定远舰主力火炮配置在舰首,适合远距离压制日军侧舷火力。然而,济远、广甲两舰变阵失败,导致左翼战力缺失。日本联合舰队则临时调整阵型,本队改为纵队,第一游击队减速待命,双方在意外遭遇后展开主力对决。
战役结果与战术失误影响
北洋舰队因阵型变换失误和火力配置局限,未能实现多点突破计划。日本联合舰队虽情报误判,但凭借密集侧舷火力占据优势。此战成为甲午战争转折点,清军战略劣势进一步加剧,暴露了海军协同与战术执行的关键问题。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