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的打工人真相:卖画赚的钱还不够给颜料商打工

00:00
08:01
主播信息
飞扬语者

飞扬语者

我是飞扬语者,专事打捞历史褶皱里的秘闻,编织悬疑迷局中的听觉陷阱。让听众在《史记》竹简与悬疑惊悚间无缝穿梭。
关注
龙场悟道:王阳明心学的觉醒与突破
15
这是一场跨越五百年的思想觉醒之旅,一次从困顿中破茧而出的心灵革命。本专辑以王阳明心学形成过程为主线,深度解析其思想从萌芽到成熟的完整脉络,带你探寻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三大核心命题背后的生命智慧。
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趣闻
1013
专治教科书脸盲症的历史盲盒,每一集都藏着让你或笑出腹肌或意料之外的古代猛料! 唐伯虎的“打工人”真相:卖画赚的钱还不够给颜料商打工、郑和下西洋的“隐藏KPI”:其实是去海外找失踪的皇帝、杨贵妃的“美妆维权”:谁泄露了我的“香汗秘方”……………… 【收听效果预警】 ️ 在地铁上收听可能因好听过度坐过站 ️ 洗澡时播放小心滑倒时还在思考杨贵妃的荔枝快递 ️ 睡前收听易导致通宵考古维基百科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明代画家唐伯虎生平

# 明代科场舞弊事件

# 明代文人卖画谋生

# 明代矿物颜料价格

# 明代颜料商催账记录

# 明代多职业文人群体

# 明代文人政治避险行为

# 明代书画后世拍卖价值

# 古代艺术家生存困境

明代才子唐伯虎因卷入科场舞弊事件断送仕途,被迫以卖画为生。尽管其山水画作润笔收入不过十两白银,却需承担高昂的明代矿物颜料成本,仅朱砂一项每两便需三千文。颜料商催账记录显示,他常因拖欠货款遭商人围堵,甚至被迫用画作抵债。
为维持生计,唐伯虎成为明代多职业文人群体代表,除卖画外撰写寿联、绘制春宫图谋生。他独创水冲法节省颜料,却因画作残留焦饭味遭邻里调侃。正德年间宁王招揽事件中,他通过装疯脱身的政治避险行为侥幸保命,但因此名声受损导致画价暴跌。
晚年唐伯虎深陷颜料商债务纠纷,桃花庵房产遭抵押,最终在贫困中离世。讽刺的是,其生前抵债的《秋风纨扇图》现为故宫镇馆之宝,而《松崖别业图》等作品创下数亿元拍卖纪录,凸显古代艺术家生存困境与其艺术价值的巨大反差。
这位“不使人间造孽钱”的文人,一生在矿物颜料成本与艺术追求间挣扎,其经历深刻诠释了明代文人艺术与生存矛盾的悲剧性。从科场舞弊事件的受害者到后世画作天价的缔造者,唐伯虎的人生轨迹成为艺术史中天才与现实碰撞的经典案例。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