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听【09】判断形势的基本坐标:“3+2+1”

00:00
06:51
主播信息
蓝狮子

蓝狮子

只与最好的商业阅读有关。
关注
在时间中修行:我的奢侈品从业25年
532
作为有着近3个世纪历史积淀的品牌,宝珀在2000年初进入中国的时候,由于品牌在国内的认知度不高,推广预算有限,打开中国内地市场的过程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廖信嘉作为“宝珀中国区的1号员工”,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与其他品牌一同参加活动,座位总是被安排在不起眼的位置;与经销商们打交道,名字总是不被记住,需求优先级也总是排在最后,开家新店真的很难,得到的回复经常是“以后再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机会”。 宝珀在中国内地就是从这般诸多挑战中起步的。从初期攻破经销商渠道、下门店到一线观察并亲自培训店员;到逐渐有起色之后,搭建直营渠道、敢于拒绝不符合品牌定位的店铺选址、用细致入微的标准重新定义什么才是奢侈品线下服务、谨慎选择文化大使实现品牌在各个圈层的消费者认同、坚持内容营销上的长期主义;再到近年来,创下“1秒售罄”的线上销售神话,在品牌推广上多次成为业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如作者所言,他25年的人生与宝珀在中国内地的发展融为一体,在时间中修行与成长的,不仅是这位宝珀中国区副总裁,也是宝珀这个品牌。 作者简介 廖信嘉(Jack Liao) 斯沃琪集团中国管理委员会成员、中国高端品牌委员会主席,宝珀中国区副总裁 2001年加入宝珀以来,从“宝珀中国区的1号员工”做起,凭借卓越的销售业绩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2006年被提拔为宝珀中国区品牌经理,开始全面负责宝珀在中国内地的品牌运营工作。 2015年被提拔为斯沃琪集团中国高端品牌委员会主席,成为集团历史上首位获此殊荣的宝珀员工。 2019年,被正式任命为斯沃琪集团中国管理委员会成员,承担集团业务运营至今。 业内里程碑事件的品牌活动: “第一枚被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当代腕表”成就了瑞士钟表与中华文化结合的高光时刻; 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已是跨界合作的典范,在文学圈广受赞誉; 100只单价近8万元的限量款宝珀腕表开售1秒便售罄的“秒罄”事件,创造了当时电商平台奢侈品腕表在一秒内的最高销售额纪录,成为腕表营销史上的经典案例。 其职业生涯荣誉等身,包括钟表行业“最佳营业金齿轮奖”大陆地区唯一当选者、胡润百富20周年行业领军杰出人物、《商业周刊》新商业公民奖,带领中国区团队夺得“宝珀全球最佳团队奖”等。
在火星买房:太空移民计划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86
横空出世获奖无数:  科幻类最高奖项雨果奖获奖作品  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得主  《泰晤士报》年度最佳科学与环境图书  《科学美国人》年度图书NO.1  未上市即登上亚马逊新书榜NO.1  亚马逊编辑推荐书目  《纽约时报书评》编辑推荐书目  Tor.com年度最佳图书 埃隆•马斯克:20年内火星将会建立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握拳) 韦纳史密斯夫妇:你……要不再想想? 地球不太好。极端气候,网络骂战,大国纷争,人们似乎已经受够了这个地球,每天都在想尽各种办法逃离。带着地球一起流浪或许在科幻片才能看到,然而火星移民计划早就被“马斯克们”提上了日程,这个计划真的可以实现吗? 最初,本书作者和大部分“乐观且无知的地球人”一样带着对太空移民的美好畅想开始了关于该计划的研究,随着研究深入却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宜居环境分析、后代繁衍问题、太空国家建立……人类对解决这些问题所需的知识远远不够,而这些问题可能会在地球上引发新的冲突。 在太空来月经了怎么办? 人类能在太空中生孩子吗? 女性移民太空后也要负责做家务? 月球上的“永昼峰”会出现热门楼盘吗? 为什么航天员钟爱玉米饼? 地球的公司可以获得太空殖民地的管理权吗? 会发生太空战争吗? 要如何避免太空领土争夺? 在外太空,也会有民主社会吗? 如果你也想在未来定居火星,如果你也对以上问题感到好奇,请带着你的梦想和好奇心翻开这本太空拓荒指南。 坐稳了,我们要去火星了。
为自己思考:终身成长的底层逻辑
--
“我们常说有些人随着不同的鼓点前进。但这个陈词滥调中蕴含的是,我们 其余的人都在跟随相同的鼓点前进。我们发现自己走在那些从未属于我们的既定 路径上。” 信息时代,我们想要了解的事情,大多搜索即得。我们的知识广度不断拓 展,许多话题,甚至无需经过思考就能够侃侃而谈。我们得到的信息越来越多, 然而真正理解的却少之又少。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会得到一大堆别 人想要的。 本书将带领读者,从自我内在的声音出发,掌握独立思考的底层逻辑和方法,面 对信息洪流时,更明确地甄别和选择有效信息,发现如何去别人不去的地方寻找, 并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摒弃不再对你有益的事物,将信息的价值和利用率最 大化,实现高质量输出;而不是在日复一日的盲目接收中愈发迷茫,投入与产出 总是不成正比。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全球去产能调整

# 逆全球化挑战

# 金融化周期收缩

# 多产业过剩危机

# 三链断裂风险

# 债务泡沫积累

# 经济体增长停滞

# 技术创新困局

# 国际三链矛盾

# 制度红利转型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3+2+1”框架成为全球经济形势判断的核心坐标。其中,“3”指去产能、去WTO、去金融化的宏观调整:全球去产能调整已迫在眉睫,以汽车和手机产业为例,中国车企产能利用率不足50%,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下滑,暴露多产业过剩危机;美国加息与资产负债表收缩标志金融化周期收缩,量化宽松政策积累的债务泡沫风险加剧。
“2”聚焦发达与后发经济体的发展瓶颈。后发经济体如中国,面临市场化改革的制度红利转型,需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发达经济体则陷入实业空心化困境,美国第一、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不足20%,金融泛滥化问题突出。
“1”指向科技革命的颠覆性影响与技术创新困局。尽管生物科技与信息科技持续迭代,但关键领域如锂电池技术、计算机架构长期停滞,元宇宙等概念尚未落地,全球劳动生产率缺乏新生产要素支撑。
当前,逆全球化挑战引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三链断裂风险,越南等出口导向型国家经济增速显著下滑。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已成定局,结构性调整需应对旧格局打破与新秩序未立的复杂局面。

展开
大家都在听
大国金融:全球金融变局下的中国机会
大国金融:全球金融变局下的中国机会
本书以具体金融现象和问题为切入点,从历史、理论、国家、现实等维度剖析金融的本质,解读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演变与金融危机的逻辑和新特点,为中国金融发展路径提供了思路。全书分为四个部分: ①从中美金融发展异同看金融演变的内在规律。金融发展至最高阶段,会逐渐脱离实体经济,偏离最初的使命。“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一条既定之路。中国不能沿袭美国华尔街式的金融衍生之路。 ②从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看金融实践的问题。金融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是全球面对危机难有作为的根本原因。中国金融市场的穿透性监管正逐步走出一条和美国截然不同的道路。 ③从四次金融危机的比较看金融体系风险的根源与演化逻辑,解读金融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内在机制和新特点。美国货币放水救市政策加剧了金融畸形繁荣和产业空心化问题,引发市场动荡。作者探讨了让市场有效运行的治理方式。 ④从国际金融秩序的重构以及当前各国的问题看中国金融新使命。立足全球,解读各老牌金融国家与新兴金融体所面临的问题。在全球金融格局和货币体系的新趋势下,探寻中国特色金融之路。 本书既可以作为大众了解金融现状的科普性读物,也可以为相关金融从业者和监管层提供现实的参考。
55
46
清华名师李稻葵讲中国方案1.0
清华名师李稻葵讲中国方案1.0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上发表的主旨演讲,向世界描绘了站上新起点的中国经济,也为擘画全球经济增长新蓝图开出“中国方案”。事实上,“中国方案”已在多个场合被提及。它昭示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社会主义大国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愈发深远。中国的独特发展模式,开始推动全球经济变革,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也更加明显地使中国无法独善其身。 本书围绕中国和世界的经济关系和发展状况,对国内国际热点经济现象分析与趋势预测,使更多读者能够进一步了解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内在联系与相互作用,洞悉现象背后的经济本质和国际规则,为未来“中国方案”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思想武器和知识沉淀。 作者简介 作者李稻葵,担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弗里曼讲席教授、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CCWE)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议程委员会委员。 曾先后任教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及香港科技大学;并曾任世界银行项目顾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国家研究员、中国留美经济学会(CES)会长等职。
736
76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