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新说002-生平

00:00
16:42
主播信息
吴永达国学

吴永达国学

吴永达,项目管理培训师。传统文化爱好者。此平台经吴永达老师授权,想听更多内容或有问题直接咨询吴老师请在评论中留言。
关注
吴永达2025读《论语》
75
《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
吴永达读《都是经历》
852
耿老师《都是经历》新版面试,一起来听吴老师选读。《都是经历》一书正式版已出版。
吴永达谈婚姻家庭
67
婚姻爱情是两人的承诺与陪伴。它包含理解、包容与付出,能带来温暖与幸福,共同经营方可长久,成就美满人生。一起来听吴老师谈婚姻与爱情。吴永达: 壹捌伍 零零肆叁 贰壹捌玖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孔子早年经历

# 老子与孔子对话

# 孔子周游列国经历

# 儒家道家早期关系

# 孔子早年官职

# 孔子晚年经典编写

# 孔子弟子传承体系

# 鲁国政治动荡背景

# 齐国削弱鲁国策略

# 春秋时期历史背景

早年经历与官职
孔子年少时因邻居帮助得以识字读书,早年担任仓库管理员和畜牧管理者,因做事严谨获得信任。他负责的仓库物品规整有序,畜牧成果显著,后参与建筑管理,积累了实务经验,为其后期思想形成奠定基础。
求学与老子对话
据传孔子三十岁时赴周问礼于老子,老子告诫其研究古人思想需灵活变通,并提醒他避免因傲慢招致祸患。这段对话体现了道家与儒家早期思想的交融。孔子后来评价老子如“神龙见首不见尾”,反映两家学派在春秋时期的互动关系。
政治生涯与周游列国
孔子曾在鲁国任中都宰、司空、大司寇等职,推行礼制改革。因鲁国国君沉迷齐国所赠女乐荒废朝政,孔子失望离鲁,开启周游列国历程。他辗转卫、陈、宋等国,屡遭围困或冷遇,曾欲投奔反叛势力未果,最终因鲁国政局变动被召回。
晚年学术与影响
孔子六十八岁返鲁后专注整理典籍,修订《春秋》、编撰《易传》等,形成儒家经典体系。他授徒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构建了完整的弟子传承体系。其思想强调周礼正统,反对僭越权术,晚年经历丧子之痛仍坚持学术,七十三岁卒于鲁。
历史背景与学派关系
春秋时期诸侯割据背景下,齐国通过美色计削弱鲁国,间接导致孔子流亡。儒家与道家在早期未严格分界,汉代后儒家逐渐独立发展。孔子生平贯穿政治动荡与学术探索,其经历折射出诸侯国间的权力博弈及诸子百家思想的萌芽状态。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