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4序论2.1

00:00
05:52
主播信息
2887858910

2887858910

戴朝阳,泉州师范学院教授、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福建省语言文字专家库专家。
关注
死水微澜(作者:李劼人 演播:戴朝阳)
--
小说讲述天回镇兴顺号女主人蔡大嫂(邓幺姑)的爱恨纠葛及命运沉浮,呈现成都一带各阶层的众生相,展示了甲午(1894)至辛丑(1901)年间鲜活的历史图卷。郭沫若誉之为"小说的近代《华阳国志》",巴金称作者为"成都的历史家"。
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册  播讲 戴朝阳
25
《美学》是德国哲学家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利希•黑格尔创作的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835年。 黑格尔在书中全面联系人类艺术发展的历史,建立了完整的唯心主义美学理论体系。提出美学研究的范围是美的艺术或艺术的美,美学实质上是“艺术哲学”。主张美是主观与客观、形式与内容、理想与现实、自由与必然的辩证统一。强调艺术是绝对观念在感觉经验上的体现,艺术的发展是精神克服物质局限性而达到“主观性”的过程。 黑格尔的美学思想主要反映在《美学》一书中,这是他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他的哲学体系在美学和艺术领域的具体表现。《美学》被称为黑格尔美学体系大全,它集西方美学理论之大成,把德国古典美学推向其发展的顶峰。 播讲者戴朝阳,泉州师范学院教授、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福建省语言文字专家库专家。
彭公案 作者:贪梦道人 演播:戴朝阳
82
《彭公案》是清末长篇公案小说,作者贪梦道人。小说是以历史人物彭鹏和彭春为原型而创作的。小说生动形象地塑造了彭公等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情节生动、扣人心弦。 演播者戴朝阳,泉州师范学院教授、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福建省语言文字专家库专家。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艺术作品本质特征

# 艺术感知感觉基础

# 艺术媒介物质材料

# 视觉非实践性感知

# 听觉振动主体性

# 触觉感性个体局限

# 嗅觉分解对象局限

# 味觉实践属性局限

# 感性实在精神显现

# 艺术分类本质标准

艺术分类的本质标准需基于艺术作品的内在本质。艺术作品作为感性实在中的精神显现,其分类与物质材料及媒介的定性直接相关。艺术感知的感觉基础决定了不同感觉器官对艺术接受的适用性,触觉、嗅觉、味觉因与实践性关系绑定而被排除。触觉仅涉及感性个体的物质属性(如重量、硬度),无法触及精神内涵;味觉通过消灭对象满足欲望,与艺术非实践性认知本质冲突;嗅觉依赖对象化学分解,破坏其独立完整性。
视觉和听觉因其非实践性关系成为核心艺术感知方式。视觉通过光媒介呈现空间中外在对象的形状与颜色,完整保留物质材料的客观性;听觉通过振动捕捉声音的单纯主体性,使物质内在灵魂得以显现。两者均以认识性方式掌握对象,符合艺术作品的本质特征。
感性实在与精神显现的统一进一步通过感性表象功能实现。记忆与想象力将外在现实转化为内在观念,同时赋予精神内容以并列的外在形式。这一过程强化了艺术分类标准的内在逻辑,即物质材料与媒介的定性需服务于精神在感性中的自由显现。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