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贯穿中国上下1362年的历史,其跨度之大,涉猎之广,刻画人物之多,创作历时之久,无疑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成就最高的编年体通史。用一句话总结——“塔尖上的人未必都有过人的才华,眼光、胆略、格局与人品,决定了路有多宽,能走多远。”
名师讲解
姜鹏,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百家讲坛名师。学术研究领域包括思想文化史、中国传统史学、《资治通鉴》研究,曾承担教育部青年项目“唐宋政治思想转型视域下的《资治通鉴》”。
作为复旦大学历史系名师,他的选修课人气之高,曾“刷爆”了学校服务器。他尤其擅长在讲故事之余,剖析其中的史料观点,对比制度差异与观念发展,从而得出人性、谋略、决策与管理方面的真知与心得。
从三个角度切入,用通俗凝练的语言剖析《资治通鉴》的精髓与智慧,打破读者对“大部头”史书的成见与畏惧。
成事之道——学习《资治通鉴》的导论,进入《资治通鉴》观念和历史的双重世界
世事洞明——读懂中国式的人情世故、“家天下”的精髓
德必配位——引用古代政绩资源库中的“案例”和“大数据”,揭露帝王将相“红黑榜”
收获
列举了十多位帝王的制胜之道或失败之举,从而分析古代社会的治理方略在于顺应规律、平衡权力、限制私欲、计划长远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如项羽、刘邦、吕雉、汉武帝刘彻等,把他们放回所处的时代背景中,从而真正了解他们的行为动机与历史作用。
帝王如何任用臣子,如何平衡天下,臣子如何信任帝王,在容易出现猜忌与怀疑的权力角逐中,各方怎样缔结联系。这些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能够反映许多关于相处、配合、协同、处理冲突等与人交往方面的人生哲理,正确打开中国历史的知识大门。
钱文忠、赵冬梅等历史名师重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