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蓉丨故乡篇 ·《命运》

00:00
09:55
主播信息
远行者Aynchin

远行者Aynchin

天上的风不系缰绳,地上的我们难以永存。
关注
情感笔记【原创】
--
原创散文诗歌朗读
《席慕蓉和她的内蒙古》
148
大约是5年前,在我大学声乐老师所建的微信学生群里,偶然讨论起《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这首歌,大家对这首歌颇为喜爱,老师也准备将它在近期的一次音乐会上作为演唱曲目,因为我是内蒙古人,所以老师特意邀请我出来给大家讲解一下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在我之前的推文中有介绍过),我想讲的更加生动和全面,因此去网路上搜索了这首歌曲相关的资料和背景,无意中就搜到了席慕蓉先生《草原往事-我的家在高原上》的视频资料,忍不住把三集一口气都看完了,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席慕蓉先生在草原上折了一把野草,捧在手中不停的闻着,一边闻一边流着泪说:“这就是父亲所说的故乡的草的香味,这只有老家才有的草香。”此时我也不禁跟着她热泪盈眶,我在想:我生在、长在内蒙古这片土地,却从未对故乡有这番憧憬和热爱,我虽然生长在这里,但我却并不了解我的故乡。从那以后,我也追随着席慕蓉先生寻根的脚步,从她的诗中、散文中探寻她所描绘出的故乡的全貌。 她把她寻根过程的点点滴滴用文字、画作和摄影作品完整的记录在《席慕蓉和她的内蒙古》这本书中,接下来的日子,用这本书作为开始,我准备把这些文字和书中所提到的一些诗歌作品作为内容,通过朗读的形式,跟大家分享。现代的都市给予我们更优质的生活,但故乡永远是无法替代的,因为在那里,有我们的成长的轨迹、生活的情境、根深蒂固的文化,以及那些不可磨灭、简单温暖的美好回忆……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诗歌中的命运意象

# 内蒙古草原自然风光

# 父辈珍藏的草原梦土

# 盛夏草原的香草气息

# 素描插画中的树影

# 艺术创作灵感来源

# 游牧民族的故乡情结

# 红裙飘扬的塞外芳草

席慕蓉在散文中以内蒙古草原为背景,探讨命运与故土的关系。她通过父亲的记忆与个人经历,追寻父辈珍藏的草原梦土,描绘了夏日草原的香草气息与繁茂青草,展现游牧民族的故乡情结。文中强调草原自然风光的纯粹性,如低飞的鹰雕、蜿蜒的河流和霞光映照的缎带般水域,勾勒出石档草原的盛夏图景。
作者将艺术创作与草原体验交织,提及素描插画中夸张的树影意象,并揭示其源于内蒙古牧区草原的真实场景——斜阳下孤独的树与长影。这种虚实交融的笔法,成为其艺术创作灵感来源,呼应了“恍如梦境”的故土印象。
结尾以命运为主题,借海月、雏菊与塞外芳草等意象,隐喻离散与归属的复杂情感。红裙飘扬的画面与欧洲迷雾的对比,强化了对内蒙古草原的精神依恋,最终以“芳草离离”收束,传递出对故乡命运的诗意叩问。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