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在华的间谍活动 | 万斯白(自述)
1945年8月15日,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而本书的作者范士白先生,在1943年被日军残忍的杀害,革命胜利的曙光,终是没有被他看见。有许多像他一样的爱国人士,革命者,英勇的战士,牺牲在胜利的前一刻,正是他们用自己的血肉,换来我们现在的太平盛世。
作者本来是意大利人,机缘际遇改中国籍。他的人生经历充满传奇。当过自由投稿记者、周游各国、在协约国情报处工作过、加入张作霖特务机关、被逼入日本特务机关,逃亡,写书,直至遇害。
1492

津浦铁路历史背景与建设
津浦铁路(原称金浦线)是连接华北与华东的交通干线,始建于清末,1912年全线通车。因清政府财政困难,工程依赖英德两国贷款,采用先进建造技术,全长1014公里,贯穿华北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当时中国南北交通的重要动脉。
蓝钢皮列车设施与国际乘客
1921年,北洋政府从美国购置全钢质列车,车厢喷涂蓝色烤漆,民间称为“蓝钢皮”。该车为津浦直达特别快车,分头等、二等、三等车厢,硬件设施考究,主要服务上流社会。1923年5月5日,车上载有200余名乘客,包括参与黄河宫家坝堤口落成典礼的外国记者、游客,以及参加中国关税会议的政界人士。
临城劫车案过程与匪徒洗劫
5月6日凌晨,列车行至山东临城沙沟段时脱轨,遭千余名持枪匪徒袭击。匪徒破坏车厢、射杀反抗乘客,劫掠财物并绑架中外乘客。事件导致多人伤亡,包括美国、法国外交人员。劫匪将乘客押解至山区,引发外交震动,史称“临城劫车案”。
劫后影响与技术背景
事件暴露了当时中国铁路安全薄弱问题。津浦铁路虽采用蒸汽机车技术,但因运行速度慢、噪声大,劫匪趁机破坏轨道。列车上外国乘客的特殊身份使案件升级为国际事件,成为民国时期震惊中外的重大治安案件。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