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五条

00:00
03:05
主播信息
玖针老爷子

玖针老爷子

中医文化推崇者。
关注
每天读懂一条《伤寒论|太阳病篇》
17
一分钟,用你听的懂的话讲《伤寒论》
崛起诚信实验古诗五上
15
古诗诵读
崛起诚信实验古诗一上
18
古诗诵读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伤寒病传经判断

# 阳明经热邪症状

# 绍阳经邪气表现

# 太阳经表证阶段

# 伤寒病症状观察方法

# 伤寒病传经路径分析

# 太阳经发汗疗法

# 阳明经清热和解法

《伤寒论》第五条提出,伤寒病发病二三日时,需通过症状判断病邪是否传入阳明经或绍阳经。若此时未出现阳明经热邪症状(如高热、口渴、烦躁、便秘)或绍阳经邪气表现(如寒热交替、口苦、胸胁胀满),则说明病邪仍停留于太阳经表证阶段,尚未向深层传经。
判断传经路径对治疗至关重要。若病邪在太阳经,可通过发汗治疗(如姜汤、覆被发汗)驱邪外出;若已传入阳明经,则需采用清热和解法清除内热。例如,感冒初期若仅见头痛、恶寒等表证,二三日未出现阳明或绍阳经症状,表明病情较轻,仍适用表证疗法。
此条文强调通过观察典型症状动态变化,分析伤寒病传经规律,从而选择针对性的治疗策略。对阳明经热邪症状和绍阳经邪气表现的辨识,是区分表里病位、指导临床用药的关键依据。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