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冒》:易学经典解读
清同治年间程良玉所撰卜筮之作。《易冒》结语中称,“良玉字元如,歙县人。是书所论,皆以钱代蓍之法。自序称五岁丧明,究心卜筮,初作筮类五十篇,康熙己卯适楚,遇枯匏老人得其秘旨,因增定为九十章。”
90

云古禅师以夭寿不二的生命智慧为核心,阐释了生死在人生中的根本性意义。他指出,真正理解人生价值的人能超越超越生死的生命境界,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如岳飞、谭嗣同等英雄以生命践行理想。这种觉悟使人不再困于顺逆境遇的得失,而是直面生死本质,将个人追求与更高价值统一。
禅师进一步强调修身积德的改过实践对命运的影响。通过修正自身过失、斩除恶念,个体能实现内修改变命运的法则。孟子“修身以俟”的理念被解读为提升德行与智慧后坦然应对外界,最终达到“不求而求”的自然转化。这一过程需彻底净化心念,遵循“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佛家教诲,从根源上改造生命状态。
最后,禅师结合佛学经典阐释不动心的圣人境界。引用六祖惠能对“无念”的定义,指出真正的无念的般若三昧并非心如死灰,而是心不染浊、自由通融的清醒状态。圣人虽处红尘却不着相,保持灵觉分明,既不逃避现实,亦不执著外物。这种境界需通过持续修行,最终实现自在解脱与生命觉醒。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