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的悠悠文气(上)

00:00
06:36
主播信息
东周社

东周社

东周社《温故》,人文历史类节目。站在今天,聆听过往。周东主持。
关注
品锦江第二季
16
品锦江第二季
品锦江
16
锦江区打造的一个彰显深厚人文历史和新时代发展成就的文化品牌“品锦江”
向往新都,以荷为桂
11
《向往·新都》美文、美景、美声、美画… 美美与共 以荷为桂 喜迎中秋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成都锦江文脉传承

# 北宋四圣祠历史演变

# 蜀中大祠寺文化遗址

# 四川重点中学阎道街

# 巴蜀治水先贤沧桀

# 水利工程先驱李冰

# 古代文教祭祀一体

# 清代阎茶道管理机构

成都锦江文脉传承的根基,深植于街巷名称、历史建筑与教育机构中。古代锦江区的文化与教育常与祭祀活动密不可分,四圣祠便是典型例证。北宋时期修建的四圣祠,最初供奉大禹、蚕丛、李冰等治水与地方先贤,后因康熙年间改为祭祀沧桀,标志着成都从物质文明向精神文化的重心转变。其建筑群与大祠寺紧密关联,后者作为蜀中最大寺庙,曾因火灾规模缩减,但四圣祠的独立修缮延续了其文化功能。
阎道街中学的百年历史则折射出成都文教传统的延续。其前身为四川优级选科师范学堂,选址于清代阎茶道管理机构旧址,从官署到教育高地的转型,体现了成都对文教的重视。校园内保留的察言署建筑,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代学子的纽带。
从四圣祠的演变到阎道街中学的创办,成都锦江区始终以街巷、祠庙、学堂为载体,传承着巴蜀治水先贤沧桀、水利工程先驱李冰等先辈的精神,并将古代文教祭祀一体的传统延续至今。这一脉络在街名、史书与名校中清晰可见,成为成都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根基。

展开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