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分享的主题是,《当AI来敲门:与其焦虑失业,不如拥抱「人机共生」的新职场》
我们今天继续聊一个让很多人失眠的话题——AI会不会抢走人类的工作?打开手机,满屏都是"设计师失业""客服被取代"的新闻,焦虑像潮水一样涌来。但作为一个每天和AI打交道的人,我想说:与其盯着哪些岗位在消失,不如看看AI正在创造哪些我们从未想象过的新机会。
一、被误解的"岗位取代":AI能做的远不及你想的那么多
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真正完整的人类岗位,AI根本接不住。就说最近被热议的设计师岗位,AI确实能快速出图,但最核心的工作——把客户那句"想要高大上又接地气"的模糊需求,转化为精准的设计语言,AI还只是个"小学生"。上周我看到一个案例:某电商老板让AI设计新品海报,结果来回改了17版都不对味,最后还是资深设计师花2小时和老板深聊,抓住"都市白领的深夜厨房"这个痛点,才一击即中。这说明,人类独有的需求洞察、情感共鸣和创意决策,仍是AI难以逾越的高墙。
更关键的是,AI本质上是"任务执行者",而不是"问题定义者"。就像医生看病,AI能分析CT片,但决定该做哪些检查、如何安抚患者情绪的,永远是医生;老师教学,AI能批改作业,但设计个性化教学方案、点燃学生学习热情的,永远是老师。那些说"岗位被取代"的,其实混淆了"任务自动化"和"岗位消失"的概念。
二、AI创造的新机会:这两个岗位正在年薪30万招不到人
既然AI不会消灭岗位,那它在如何重塑职场?我想分享两个极具潜力的新岗位:
第一个是知识库管理员。现在每个企业都想让AI当助手,但90%的公司不知道该给AI"喂"什么知识。举个例子,某银行把2000份信贷政策直接塞进知识库,结果AI给客户推荐贷款时,把2015年的利率和2023年的流程混在一起,闹了大笑话。这时候就需要知识库管理员——他们要像"AI的语文老师",先判断哪些知识是企业的核心资产,再按AI能理解的逻辑结构分类,最后还要持续校准:比如发现AI把"定金"和"订金"混用,就要立刻修正。这个岗位要求既懂业务细节,又能像编剧一样给AI编写"剧本",现在市场缺口极大,某互联网公司开出35万年薪招不到合适的人。
第二个是AI流程规划师。简单说,就是把人类的工作拆成AI能执行的"积木游戏”。比如写朋友圈的任务,以前AI写的内容像机器人说话,直到流程规划师出场:第一步让AI分析100条爆款朋友圈的结构,第二步拆解成"痛点引入-案例细节-情感共鸣"三个模块,第三步给AI输入具体客户案例,结果生成的文案转化率提升了200%。这个岗位的核心能力是"业务翻译官"——能把复杂的业务逻辑翻译成AI能理解的步骤,就像把交响乐谱写成简谱,让AI这个"乐手"能精准演奏。
三、未来已来:这些新岗位正在向你招手
除了这两个岗位,AI正在催生一个庞大的新职业生态:
AI产品经理:不需要懂代码,只要能把业务需求转化为AI工具的功能设计。比如某零售公司的AI产品经理,通过分析导购话术,让AI学会根据客户微表情推荐商品,业绩提升30%;
AI落地师:专门解决"员工不用AI"的世界难题。他们要像心理咨询师一样,帮老员工克服对AI的抵触,比如设计"AI助手10天养成计划",让财务人员从抗拒到依赖AI做报表分析;
AI行为分析师:当AI生成的数据分析报告越来越多,需要有人分辨哪些是"有效洞察",哪些是"AI幻觉"。某金融公司的分析师发现,AI把"下雨天股票下跌"归为因果关系,其实只是巧合,避免了千万级的投资失误;
机器人训练师:随着机器狗、人形机器人进入职场,需要有人教它们适应人类工作场景。比如训练仓库机器人识别"易碎品"时,不仅要输入图像数据,还要教会它"轻放时的力度控制"这种模糊规则。
这些新岗位有个共同特点:都需要"人机协同"能力——既懂业务本质,又能驾驭AI工具。就像当年的互联网转型,最早抓住机会的,往往是那些既有传统行业经验,又愿意张开双臂拥抱新技术的人。比如某团队的知识库管理员小李,以前是资深编辑,现在用AI管理知识,效率提升5倍;流程规划师小王,曾是销售冠军,现在用AI拆解客户沟通流程,成了团队里的"效率担当"。
四、给所有人的职场建议:从"防AI取代"到"让AI为我所用"
最后,送大家三个行动建议:
第一,做"不可自动化"的事。每天花20%时间做那些AI做不了的事:比如和客户深度沟通挖掘隐性需求,比如跨部门协作协调资源,比如创新策划打破常规。这些能力,会让你成为团队里的"AI刚需搭档"。
第二,打造"人机复合能力"。不要怕学AI工具,现在连70岁的大学教授都在学用ChatGPT做文献综述。更重要的是,学会用AI思维重构工作:比如写报告前先用AI收集资料,做方案时让AI生成3个创意版本,你只需要做"选择题"和"优化师"。
第三,保持"终身学徒"心态。AI时代的职场竞争力,不是你现在会什么,而是你多快能学会新东西。每周留3小时学习AI新应用,参加行业沙龙,你会发现,那些焦虑失业的人,往往是躲在舒适区不愿出来的人;而主动拥抱变化的人,正在AI的肩膀上看到更广阔的职业天地。
朋友们,AI不是来抢饭碗的敌人,而是来递新工具的伙伴。当我们把注意力从"AI会取代什么"转向"AI能赋能什么",就会发现:真正的职场危机,从来不是技术进步带来的,而是拒绝进步导致的。让我们带着好奇心而非焦虑,带着创造力而非恐惧,去迎接这个"人机共生"的新时代——因为最好的工作状态,从来不是和AI赛跑,而是让AI成为我们奔跑的助力。
好的, 谢谢大家!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