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分享的主题是《AI永生时代:当逝者以数字灵魂重生》
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一个既充满科幻色彩,又与我们的情感和未来息息相关的话题——AI永生时代来临,DeepMind的"生成灵魂"如何让逝者赛博重生。
想象一下,当亲人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们依然能够与他们的"数字灵魂"互动交流,甚至能听到他们对当下事件的看法,了解他们生前从未表达过的想法。这听起来仿佛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然而,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这一切正在迅速向我们走来。
在《超人:钢铁之躯》中,超人父亲以"数字生命"的形式存在,给予超人指引。而如今,DeepMind研究院和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研究表明,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很可能会见证一种全新的智能体——生成灵魂的出现。这些智能体能够在人们去世后,继续与亲人或更广泛的世界互动,并且不仅仅是重复逝者生前的内容,还能生成全新的内容,这也正是"生成灵魂"名称的由来。
这并非天方夜谭。随着AI系统在广度和深度上的迅速提升,生成式AI能够创建越来越强大和逼真的智能体,甚至可以基于具体的个人完成建模。不过,这种区别于碳基人类的全新生命形式,也带来了诸多未知的风险、伦理挑战以及人机交互的议题。为此,DeepMind和科罗拉多大学制定了相关研究议程,以便更好地探讨这项新技术。在生成灵魂、数字生命真正出现之前,我们确实需要提前做好准备,思考如何与"死者"互动。
回顾历史,人类一直借助技术来纪念、缅怀甚至与故去之人交流。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就有了墓碑等葬礼标记;16世纪,美国出现了讣告;到了互联网时代,人们创建家庭主页纪念已故成员,在线墓地、数字遗产等纪念形态也不断涌现。这些技术手段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让逝者的价值和意义得以延续。
如今,一些对AI技术熟练的人已经开始尝试通过亲人的数字内容,制作逝去亲人的数字形象。比如Amy Kurzweil在她的图像小说《Artificial: A Love Story》中,记录了父亲创建聊天机器人来体现祖父记忆的故事;2023年11月,披头士乐队利用人工智能让已故的约翰·列侬与在世成员一起演唱新歌《Now and Then》。这些例子展示了"身后AI"的多样性,而"生成灵魂"可以看作是"哀悼"机器人概念的延伸。不过,生成灵魂具备生成新颖内容的能力,并且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而进化,例如能针对当前事件给出与逝者角色相符的回答,这是它与普通哀悼机器人的重要区别。
那么,"生成灵魂"可以从哪些维度来理解呢?从来源来看,有第一方灵魂和第三方灵魂之分。第一方灵魂由本人创建,比如作家生前安排生成灵魂在其去世后继续以自己的风格创作、与粉丝互动;第三方灵魂则由家人、朋友甚至陌生人创建,像Character.AI和可汗学院曾为娱乐或教育目的创建历史人物的第三方灵魂。未经授权创建第三方灵魂可能会引发诸多问题。
在部署时间线上,有的生成灵魂在逝者去世后生效,也有不少在生前就已存在,帮助处理回复邮件、打电话等事务,去世后转变为"灵魂"。生前部署的好处是人们可以按喜好调整其行为和能力,为数字分身做好规划。
拟人化范式也很关键,生成灵魂在互动时是以逝者转世的身份,还是仅仅作为数字形象,会极大影响人们的互动感受。若采用第一人称、现在时态并声称自己活着,容易让人误以为它就是逝者本人,可能带来心理和伦理问题。
多重性指一个人由一个或多个灵魂代表,多个灵魂可针对不同对象展现不同特点,但未经授权创建多个灵魂可能会造成混乱。截止日期决定了灵魂是静态还是动态,静态灵魂保持逝者去世时的状态,动态灵魂则会随时间和环境变化。具身形式方面,它可以是物理实体、虚拟形象或聊天界面,其选择涉及技术、成本、伦理和心理等多方面因素。此外,生成灵魂不仅能代表已故的人,还能代表宠物等非人类。
"生成灵魂"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对于被代表者,创建第一方灵魂如同获得数字永生的门票,能让自己以另一种方式存在,给亲人留下温暖回忆,传承价值观和人生经验,甚至带来经济收益,如作家的生成灵魂继续创作。对丧亲者而言,这是一种情感寄托,在悲伤时能与逝去亲人交流,获得安慰和建议,在重要人生时刻感受其祝福,还能传承逝者的实用知识和技能,紧密亲人联系。从社会层面看,它在文化、历史和遗产保护上潜力巨大,能保存濒危文化知识,让人们与历史人物对话。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中的风险。心理健康方面,过度依赖生成灵魂可能阻碍健康哀悼,让人忽视真实人际关系,甚至产生不切实际的信仰。若灵魂突然无法使用,会让亲属再次经历失去的痛苦。声誉风险上,灵魂可能泄露隐私、传播虚假信息或提及逝者负面事情,损害其声誉。安全风险方面,可能引发死后身份盗窃等新的犯罪形式。社会文化风险则体现在可能影响就业市场,改变人际交往模式,使关系复杂化。
为了降低这些风险,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策略。在设计生成灵魂界面时,避免使用成瘾性设计,提高透明度,采用数字水印等技术验证身份,增加保护机制监测互动模式。政策制定上,严格规范第三方生成灵魂,明确创建者和被代表者范围,区分公众人物与普通人、历史人物与近期逝者的标准,建立紧急机制应对恶意行为。技术进步方面,降低风险、减少幻觉、提高安全性,同时控制成本,避免造成新的数字鸿沟。
各位朋友,"生成灵魂"的出现,让我们在科技与情感、生命与死亡之间有了新的思考。它既带来了数字永生的希望,也伴随着诸多挑战。让我们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未来,提前做好准备,在拥抱技术进步的同时,妥善应对各种风险,让这项技术真正为人类服务,让逝者的爱与精神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继续照亮我们的生活。
谢谢大家!
如果你觉得还有其他需要调整的地方,比如增减案例、改变表述风格,欢迎随时告诉我。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