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活着-舌尖上的海鲜

00:00
09:37
主播信息
传奇Legend

传奇Legend

哎,就是玩
关注
生而活着 | 居家旅行必备神器
21
作者的话: 这话说呀,生活真的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对生活说手拿把攥,多多少少都会遇到自己不明白、不懂的问题,围绕着自己的生活给自己带来很多的烦恼。 这张专辑呢,然后是一种播客的方式为大家呈现。其实主旨目的呢,是想更自然的介绍一些知识,介绍一些感兴趣的话题和一些吃吃喝喝玩玩乐乐,种花养花什么乱七八糟的。我们在生活之中,其实现在人已经能够掌握很多很多的知识了。但是呢,我们作为生活中的牛马,把很多知识都忘记了,真正到需要用的时候,真的不会,只有想吃的时候去点外卖,想玩的时候花钱就行了。很多人在生活中已经缺乏乐趣了,他的幸福感非常低,所以我们去探究生活的本质,有钱真的能使你快乐吗?对的,就是能使我快乐,但是那我真的没有那么多钱的情况下,我怎么办呀?然后我就苦恼吗?那不是自己找的吗? 没钱又没活,你说活着只是牛马,还有什么意思呢? 所以呢,希望您能够在这张专辑里收获快乐,收获知识,然后把这些知识呢转变成自己的,然后遇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你可以尽情的释放,尽情的让别人投来羡慕的眼光,也许他不羡慕他查百度同样能查得到,但是你掌握这些知识,能够让数家珍,那么你将会是最靓的仔,就是旁人嫉妒羡慕都没有用,对不对?兄弟姐妹们! 生而活着,不负自己!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海鲜家常烹饪方法

# 宁波黄酒蒸蟹

# 中国海洋环保行动

# 海鲜营养健康知识

# 岭南年俗海鲜文化

# 潮汕打冷海鲜料理

# 青岛码头渔获场景

# 三亚珊瑚修复项目

# 海鲜时令挑选技巧

# 日本核废水问题

地域特色与烹饪文化
中国沿海地区对海鲜的烹饪方式充满地域特色。宁波渔民以宁波黄酒蒸蟹为经典,蟹油与酒香融合;潮汕地区则以潮汕打冷海鲜料理搭配冰啤酒,突显鲜味。青岛码头渔获场景中,如梅童鱼等时令海鲜的挑选依赖渔民经验,海鲜时令挑选技巧包括观察银鳞完整度、蟹黄饱满度等。
饮食习俗与文化寓意
海鲜在传统习俗中承载文化寓意。岭南年俗海鲜文化中,“发财就手”以猪手象征吉祥;闽南婚礼必备红糟鱼,寓意新人生活红火。宁波人结合清明前的桃花潮捕获瓷蟹,砂锅炖煮蟹黄与春笋,体现时令与饮食文化的交融。
环保与健康实践
中国海洋环保行动持续推进,青岛投放超150亿尾鱼苗修复生态,宁波渔民自发设立禁渔期。三亚珊瑚修复项目通过人工干预恢复珊瑚礁生态,吸引小丑鱼栖息。针对日本核废水问题,主播批评其危害海洋环境的行为。
烹饪技巧与健康知识
海鲜家常烹饪方法涵盖清蒸、红烧、煎炸等,如清蒸鱼保留原味,红烧带鱼需先煎后炖。海鲜营养健康知识强调搭配:螃蟹配姜醋驱寒,甲壳类与芹菜同食降低胆固醇。医生提醒醉虾等生食需适量,避免肠胃问题。
科技与传统融合
现代科技与饮食文化结合,如支付宝推出海鲜碳足迹计算工具,帮助消费者评估环保成本;上海餐厅通过播放珊瑚礁纪录片增强用餐体验,展现科技与传统碰撞的趣味性。

展开
大家都在听
25岁的茶余饭后
25岁的茶余饭后
《25岁的茶余饭后》 是一档邀请来自于世界各地25岁左右的青年朋友一起嘎山湖谈话类节目。当我吹灭25岁的生日蜡烛之时,我突然意识到,就算是我能活到100岁,25岁也算是自己的1/4的人生结点了,而这个结点之前的25年,我们经历了从诞生到成长,从懵懂到看似成熟,但25岁的我们,好像很是迷茫。曾听长辈们笑谈自己,20岁不到出入社会闯荡江湖的故事,那些曾经历的辛酸好似在年过半百后讲出来便多是释然,可年少时的他们在那时又是怎么想的呢?他们还能清晰地记得吗?反观自己已然25岁,才刚刚暂且结束自己的学业,从校园进入职场,大叹一生“哎!”。不要误会,这不是对自己的叹息,更不是失望,也不是一种刻意的比较,只是不由自主且五味杂陈的一声感叹,天呐我已经25了。 我曾经很向往演员这个职业,因为他可以感受各行各业、各个角色的生活,但后来一想,他们也把自己的一部分人生倾注在了角色的人生中。在我看来,人生的体验很重要,可是时间有限,我无法贪心地一一体验,但是,我也许可以听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也有自己想对当下自己说的话,亦或是想要和大家分享的事儿,也可能是聊聊自己现如今的困惑与迷茫。我曾会因为自己的纠结而钻牛角尖,甚至觉得自己在一些想法上固执且孤单,可在与同龄人的聊天中发现,其实有这些困惑的人不止我一个,你或者我,并不是孤独的个体或另类,而此时我们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去探讨,交流,互助,互愈。因此,在这些想法汇集之后,这档播客就在我的不断拖延和挣扎之中应运而生啦。 这档播客主打一个随性,轻松,主题不明确,每次收听就像是开盲盒,就连做这档播客的我也并不清楚下一期的嘉宾会是谁,有什么样的故事。也许某一天你打开了一期,就发现这一期的话题不正是自己最近在想的吗?在这里,我并不强调和过于深入探讨世俗定义下的25岁优秀青年的小成就和经验论,反而更多着眼于最真实且平凡的日常分享。
37
46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