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 7 章,天长地久

00:00
02:31
主播信息
自然张君

自然张君

医学属于每个人
关注
中国哲学史新编
109
本书是著名学者冯友兰的重要代表作。在指导思想上,作者"不依傍别人",在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的基础上,独立地开展对中国哲学和文化的研究。在内容结构上,以共相与殊相、一般与特殊问题为基本线索贯穿中国哲学史,广博而不芜杂,严谨而又生动,达到了文与质、博与约的统一。书中着重探讨了中国哲学中的精神境界学说,更使得本书具有探究人类精神发展史世界意义。
道德经原文
44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相传为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李耳)所著。全书共81章,分《道经》(前37章)和《德经》(后44章)两部分,以简练的韵文形式阐述深刻的哲学思想,是道家学派的核心文本,对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思想史影响深远。
读周易
15
《周易》(又称《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既是哲学典籍,也是占卜之书,被誉为"群经之首"。它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渗透到哲学、医学、艺术、军事等各个领域。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天长地久自然规律

# 道德经经典智慧

# 天地不自生本质

# 圣人后其身处世之道

# 无私成私辩证关系

《道德经》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对自然规律与处世哲学的深刻洞察。其第七章“天长地久”通过解读天地长久原因,揭示了天地不自生本质——即天地因遵循自然规律运行,而非刻意追求自我存续,故能永恒存在。这一思想体现了道家对自然法则的敬畏与顺应。
在人性层面,道德经经典智慧提出“圣人后其身”的处世之道。圣人通过谦退不争、置自身于度外的行为,反而能实现领先与保全。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源于无私成私辩证关系:圣人不以私利为目的,却最终成就了个人价值,彰显了道家“以退为进”的哲学逻辑。
围绕《道德经》的研习,需深入探讨“道”“天”“地”“人”等核心概念的内涵与联系。不同解读版本可激发多元思考,例如对天地不自生本质的实践应用,或圣人后其身处世之道的现实意义。通过交流与思辨,能够更全面地领悟经典智慧,并将其融入对生命价值与社会关系的理解中。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