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易十讲:《周易》实为“周礼”
《周易》实为“周礼”;假“卜筮”之辞,以言“周礼”。
1、 “卜筮”与“礼乐”的目的相同,都为趋吉避凶,行事顺利。
2、“礼”有统一的标准,能弥合不同派宗以及同宗派之间解读的分歧;能有效的统一不同版本《周易》之间的字、词、辞之间的不同。
3、以“礼”解之通俗易懂,可读、易读、易懂。
总之,“礼”才是《周易·易经》所要言的“本义”、“原意”。
47

《帛书老子》以“恒道与万物本源”为核心,揭示道的本质不可名状却贯穿万物,提出“无明万物之实,有明万物之母”的辩证关系。通过“无为而治的智慧”,强调圣人应遵循“圣人无为处世之道”,以不言教化、不争之德治国,使万物自化而归于秩序。
文中阐释“柔弱胜强的辩证哲学”,指出柔弱为生之根本,刚强则趋于灭亡,并以水为喻,说明“不争之德的治国理念”能利万物而不争。治国方面主张“无为治国的实践方法”,去除苛政、利器与贪欲,使民自朴自化,回归“道法自然的终极真理”。
关于修身养性,提出“玄德深远的自然法则”,强调含德深厚者如赤子,需守静、寡欲、知足,方能“知足知止的长久之道”。通过“万物归道的演化规律”,揭示天地运行依赖损有余补不足的天道法则,批判“损不足奉有余”的人道失衡。
最终归结于“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倡导清静无为、返璞归真,使民安其居、乐其俗,体现“道生万物而德蓄之”的终极哲学,呼应“道恒无名”的本质与“玄同无别”的境界。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