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的书籍
唐宋诗人的诗酒江湖
61

事件背景与核心矛盾
晋侯(晋文公)封赏逃亡功臣时,介之推拒禄的高尚品格引发关注。他未主动邀功,认为晋国天命未绝的预言实为天意,而非追随者的功劳,并批评贪占天功的僭越行为,暗指君臣相互蒙蔽的乱象。
介之推的批判与抉择
介之推以“窃财为盗”类比贪功者,强调天意才是晋文公复国的根本原因。面对母亲“求名”的劝告,他提出“身将隐,焉用文”的观点,表明隐居避世的选择,最终携母隐居山林,拒绝世俗名利。
历史评价与后续影响
晋文公为表悔意,将绵山(今山西介休)封为介之推的祭田,形成绵山旌表善人的典故。这一事件既凸显介之推淡泊名利的德行,也侧面反映了春秋时期君臣关系的复杂性与道德准则的冲突。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