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一不做二不休三人成虎36计走为上计

00:00
09:54
主播信息
漫溯

漫溯

仅供随听,仅供随想,仅供参考。
关注
中华成语故事
13
有出处的中华成语故事
中国最美的100个地方
88
最美中国
《道德经》原文输出
28
最原始的《道德经》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一不做二不休的典故

# 张光诚投敌结局

# 三人成虎的出处

# 谣言重复的效应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策略

# 王晋则起兵失败

一不做二不休的典故:唐代将领张光诚在安史之乱中因救王思礼升官,后叛投朱泚,助其称帝。朱泚兵败后,张光诚暗中归降唐军,但仍被德宗处死。临终前他留下“一不做二不休”的警示,成为形容行事决绝的成语,其投敌结局反映了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三人成虎的出处:战国时期,魏臣庞充以“街市有虎”的比喻提醒魏王勿信谣言。他陪同太子赴邯郸前强调谣言重复的效应,但最终仍因多人诽谤失宠。这一故事揭示了谣言重复可动摇信任,成为“三人成虎”的经典案例。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策略:南北朝时期,王晋则因遭萧鸾猜忌起兵叛乱,初期势如破竹,但最终因寡不敌众失败。他引用“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嘲讽萧鸾父子怯战,却自身难逃败亡结局。此事件凸显了军事策略中进退抉择的重要性,也印证了王晋则起兵失败的必然性。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