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从善如流风马流不相及多行不义必自毙

00:00
08:37
主播信息
漫溯

漫溯

仅供随听,仅供随想,仅供参考。
关注
中华成语故事
39
有出处的中华成语故事
全球最美的100个地方
24
全球最美的100个地方
《道德经》原文输出
66
最原始的《道德经》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春秋栾书纳谏典故

# 楚国使者辩解远距

# 共叔段叛乱始末

# 诸侯联军伐楚背景

# 庄公克段权谋策略

# 从善如流军事决策

从善如流典故与军事决策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栾书救援郑国时,面对楚军退而复返的局势,听取贤臣之庄、范文子等人的建议,放弃多数人主张的进攻计划,最终避免战败风险。两年后,栾书趁楚军疲弱,成功攻占蔡国、沈国,印证了“从善如流”的决策智慧。这一典故体现了军事决策中采纳正确意见的重要性。
风马牛不相及的外交博弈
齐桓公以周天子名义联合诸侯伐楚,楚国使者以“风马牛不相及”比喻两国地理疏远,质疑齐军动机。齐国相国管仲以楚国未进贡祭祀用品为由兴师问罪,最终双方僵持后订立盟约。此事件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间的外交策略与礼法争议,凸显“远距辩解”的外交智慧。
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权谋较量
郑庄公之弟共叔段受母亲姜氏偏袒,多次逾越礼制扩张势力。郑国大夫祭仲劝谏庄公遏制其野心,庄公以“多行不义必自毙”静待其变。共叔段最终叛乱时,庄公迅速镇压,借助京城内部反叛势力将其击败。这段历史揭示了权谋策略中克制与后发制人的政治智慧。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