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6-人生决策没那么难,沉没成本一键清零试试看

00:00
43:13
主播信息
Fancy不羁

Fancy不羁

Fancy不羁的哲学独行侠
关注
Fancy不羁
--
两个裸辞闲(玩)了两年的 “ 无业游民 ”。 两个一起创作了超过5000张摄影大作的 “ 朋友圈摄影师 ”。 两个聊人生哲学聊上头,聊天记录里全是金句的 “ 对话框诗人 ”。 生活如此有趣,不笑白不笑。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本期介绍

「沉没成本」的区别对待

● “我在这个公司已经10年了,这么多年积累我不要了么”

● “我跟这个人在一起已经10年了,这么多年青春喂了狗么”

大家心头的「沉没成本」总是过于沉重

以至于站在人生岔路口,踌躇不前

但却有人,总是可以头也不回地大步向前——她怎么做到的?

一个极简化的脑回路

● “我不觉得有什么「重大」人生决策,我没那么重要”

● “我没什么脑子,懒得动脑,所以「沉没成本」是什么”

有人的大脑在疯狂计算5个人生选项的得与失,导致CPU过载

有人的大脑只有Yes or No两个选项,而选择只随本能反应

当下想,就Yes;不想,就No——何必想太多

本期内容

02:47 人和人的不一样:99%的人做决策都纠结的「沉没成本」,在姚总这里从来不是个事儿

03:43 多数人痛点:沉没成本成为「自我欺骗挡箭牌」,用「10年青春」绑架决策

06:49 矛盾本质:纠结沉没成本的核心是拒绝承认过往决策错误,用过去绑架未来

07:48 姚总的脑回路:什么沉没成本,决策没那么复杂,只有Yes or No

12:44 旁人的脑回路:姚总一定在下一盘什么大棋;但实际上姚总眼里没有「长线」

14:44 姚总理念:不把「自我」当回事,视得失为「流动状态」,拒绝将经历定义为「成本」

17:21 辩证思考:这恋爱也甜过吧?这工资也都领了吧?岂能全盘否定过往

19:49 不小众的故事:拒绝Offer的毕业生,口上分析行业弊端,实则心里不喜欢

25:12 决策困境:害怕「未知」的根源是混淆社会标准与自我需求,陷入路径依赖

29:14 层级理论:自我解释权分本能、情绪、价值观三层,需聚焦核心需求

32:56 决策的主体性一致:要么全听自我,要么接纳社会标准,别卡在中间

35:31 姚总的轻量化哲学:“不把自己当回事”,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用“体验心流”替代“得失计算”

38:43 换个思路:视经历为「学费」而非「成本」,一切的经历都不会是坏事

关于「Fancy不羁-人类样本研究」

欢迎收听「编号204」的研究报告

也就是我们的姚总,一个有着神奇脑回路的女人

不强调主体性,不内耗,不纠结

并非刻意追求与众不同

但却成了「稀缺人类样本」

说不定你能从姚总的样本报告里,找到什么答案呢?

关注我们

如果你也觉得自己「有点奇怪」,如果你对这个世界也有一些「不解」,如果你也有一些「如果」,欢迎都告诉我们

小红书 Fancy不羁

本期相关

片头BGMs:

《Herald of the Change》-Hans Zimmer

《Ornithopter》-Hans Zimmer

《On the Nature of Daylight》-Max Richter

《成吉思汗颂》-音和琴思乐团

主播:Fancy的肖师傅 姚总

后期剪辑:姚总

设计:Fancy的肖师傅

沉没?成本?无非只是过往。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