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年表读懂中国史(第3版)
作者马东峰、张景忠。用年表贯穿全书,标明公元、朝代、帝王年号,系以历史事件,包括朝代兴衰、帝王更替、战役、改革、政争等,世界史大事夹杂其间直接与之对照。每个朝代的重要史实,标题清楚,叙事明白,与年表相呼应,方便查询,实为及其适合学生与一般读者阅读的中国历史读物。
141

北宋文学家苏轼在凤翔府任签判三年后调回中央,担任负责颁发官员凭证的判官告院官职。此时宋神宗改革变法决策下,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主导变法。北宋因财政负担沉重、边境压力及官僚体系臃肿,亟需改革,但苏轼以“用人制度优先”“反对激进改革”“受旧党影响”三大原因成为反对派。
苏轼与王安石矛盾激化,其嘲讽王安石文字学理论的轶事反映了北宋新旧党争的学术对立。因反对变法言论遭打压,苏轼主动请求外调,先后任杭州通判、密州知州等职。任徐州知州期间,他成功治理徐州水患,组织民夫加固城墙并疏导洪水,展现卓越行政能力。
在地方任职八年间,苏轼修复杭州六口水井、创作《饮湖上初晴后雨》等诗篇,将西湖誉为西子湖,奠定其文学与政治双重成就。然而,调任湖州知州后,他因诗文触怒新政派,最终陷入乌台诗案危机,成为其仕途转折点。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