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两个多月没更新,谢谢大家不离不弃,爱你们❤️
主播刚刚过了28岁的生日,就像脱口秀大会上的一个段子里说的:“28岁,还年轻,但没那么年轻了,不新鲜了。”28岁确实是一个不上不下的年纪,是一个非常迷茫的年纪。我们害怕失去少年感,我们害怕成为老登,我们正在经历「中登危机」
今天这期节目将围绕老登和少年感这两个关键词,从一个年近30的男性的视角,尽可能客观真诚的去讨论社会时钟;讨论当下的年轻人为什么不幸福,我们面对着怎样的压力和选择;讨论如何面对自己,成为自己。
在讨论社会时钟的时候,我会《论语》中的“三十而立”的说法展开,讲述中国古代的社会时钟;在讨论当下年轻人为什么不幸福时候,我会结合个人经历还有电视剧《漫长的季节》,从瞻前和顾后两个部分进行叙述,瞻前的主题是“困在回忆里的人不幸福”,会谈到家庭、婚姻和情感创伤等话题;顾后的主题是“不确定性中的灾难化想象”,里面会结合1990年代的国企下岗潮谈到铁饭碗与失业潮等话题;在讨论如何面对自己,成为自己的时候,我会就朋友跟我提出的“男人最终都会成为老登”的这种说法展开讨论。
以下是「节目具体的时间轴🔍」
04:22朋友说不愿意再回到二十多岁
28岁的我听她这么说,深以为然。就像开头我说的,这是一个不上不下的年纪。大部分朋友都刚刚毕业,或者是刚工作几年。这几年并不足够我们在社会上安顿好自己,但却被催着进入到人生下一个阶段。
04:55《论语》中「三十而立」中的”立“指的是什么?「三十而立」是否具备普适性?
08:19 古人的平均寿命与社会时钟:来自《中国人口史》和《明代进士登科录》的证据(明朝的人生过半才能成功,按照平均寿命我们的人生过半是40岁)
09:47 「弱冠」这样客观的根据身体特征进行的年龄定义更具有普适性
11:11 瞻前顾后是导致不开心的原因:瞻前指的是是困在回忆里,顾后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灾难化想象
13:02 从电视剧《漫长的季节》中看捧着铁饭碗的国企员工独有的松弛感以及1990年代的国企下岗潮产生的社会连锁反应
对于捧着铁饭碗的人来说,在安逸的环境里待久了,身上也没有其他的一技之长,突然之间丢了工作,无论是再就业的现实困难还是心理上的落差,都是很大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到今天都不怎么信奉铁饭碗这个说法的原因。因为只有很少的人能注意到时代的变化,有能力在变化来临之前作出反应的人就更少了。国家的一个政策的改变,往往能压倒一大片人。
15:46 人真的可以一直“向前看,不回头“吗?电视剧《漫长的季节》以及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中那些人们过不去的坎;父母离异,童年创伤的个人体验
我最近也突然意识到,几乎所有朋友的安慰都其实无法解决当事人的问题,即使对方的共情能力特别强也没办法。真正打开当事人心结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事人自己的和解。成长过程中有一个很大的课题就是慢慢学会接受自己曾经不喜欢人和事物,包括自己。
22:08 如何走出瞻前顾后的困境?
允许自己偶尔为过去悲伤,但不陷入对过去的追忆。允许自己对未来有悲观的态度,但仍去做积极的努力。
23:46 老登的定义到底是什么?男人终究都会变成老登吗?
我一开始说是那些不愿意接受新观点,高高在上,无趣冷漠,固执己见的人。朋友说的“男人终究都会变成老登,这是基因和社会现实共同塑造的。
即使基因决定了思维,但后天的教养依旧可以使男性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个教养我觉得最简单基本的就是保持真诚保持善良。无论如何不能为了实现自己的欲望伤害别人,更不能践踏别人的尊严。
24:28 从一而终的完美爱情就只能存在于童话故事吗?男强女弱的传统家庭秩序正在崩塌;从已婚女性对于身边案例的分享中分析婚姻到底为什么会变成爱情的坟墓以及老登是怎么产生的?
26:03 好男人坏男人好女人坏女人之争没有意义
在这个问题上如果男女群体之间展开争论。我觉得是没有意义的,最终会沦好和坏定义的争论。就像最近大火的罗永浩和西贝莜面村的预制菜之争。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就跟什么是预制菜一个道理。
29:38 少年感最大的特征是对自己的掌控感,是对未来有所期待,充满信心
足够自信的人往往更能听得进不同的声音。老登是社会摧残下的产物,也是不敢于面对自己,不愿意修正自己的结果。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认识并跳出所谓的社会时钟,不要瞻前顾后,能够面对真实的自己,保持真诚,保持善良,收获更美好更和谐的关系。这里是南洋杉fm,我们下一期再见~❤️
本集封面:《漫长的季节》剧照:王响的火车(本集提到的追火车的场景)
🎵本集音乐:再回首-姜育恒;电视剧《漫长的季节》片尾曲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