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圆之道 | 曾国藩的人生三级跳
《今今乐道》主讲人:小乐老师,今今乐道读书会创始人。 主讲人简介 杨铄今, 每天能读一本书,消化力无敌的阅读达人,抗击打能力超强的连续创业客。现任双志伟业董事局主席, 《今今乐道读书会》创始人的实战家,曾任香港上市公司HK0082 第一视频新闻网CEO的决策者,创办高端社群双志精英会的社群领袖。 下载“今今乐道”APP,跟着小乐老师一起读《曾国藩》,每天一本书,为一亿进取者赋能,让阅读更有效果。 听小乐老师陪你拆书,如需更好体验,请下载今今乐道App。
44

宁远大捷背景与争议
公元1626年宁远大捷是明朝对抗后金的首次胜利,结束了明军八年连败的颓势。此战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中意义重大,首次验证了火炮无死角射击在战场上的核心作用,标志冷兵器时代向热兵器时代的转折。明朝内部因山海关外领土争议分裂为主战派与退缩派,袁崇焕以“书生守城”的决绝态度,反对南撤并坚守宁远,最终扭转战局。
袁崇焕的防御战略
袁崇焕在兵部尚书孙承宗火器战略的支持下,科学配置防御工事,将宁远城楼与西洋大炮结合,消除射击死角。他提出以火炮为核心、步骑协同的叠阵战术,强化城防体系。孙承宗主张“用火再叠阵”,强调火器与兵种协同的科学性,为宁远防御奠定基础。
战役过程与影响
努尔哈赤率六万大军强攻宁远,明军仅两万人以十一门火炮无死角射击击退后金军。后金军虽一度逼近城墙挖掘,但袁崇焕率部修补防御工事,最终瓦解敌军攻势。史载炮火射程覆盖后金指挥所,传闻努尔哈赤重伤撤退,后金首次因战败撤军。此战不仅成就袁崇焕书生守城之名,更使火炮威力成为明军士气的转折点,清朝史料亦承认此役打破后金“无坚不摧”的神话。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