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h!my ga
oh!my ga是一档由gaga出品的谈话类播客。
每期邀请生活有料、品味有趣的朋友做客,通过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故事、有趣的观点输出,犀利的行业观察,为你带来【品质、品味的城市生活方式】灵感加餐。
就像gaga门店一样,oh!myga没有“目的性”和“正襟危坐的大餐”,“不知道去哪的时候去gaga“---不知道听什么的时候听oh!my ga。
All Day Chill, 我们秉持全时段享乐主义的生活原则, 现在就放松下来,和我们一起喝喝果茶、聊聊天。
90

国产影视剧中频繁出现脱离现实的“假穷人”形象,例如住二环四合院的外卖员、欠债却随手施舍三百的打工人。这类影视剧假穷人形象的塑造,源于导演群体离地创作,将外卖员、保安等底层职业符号化,通过职业刻板化塑造制造戏剧冲突,却忽视真实生活细节。创作者对穷困群体的认知偏差,暴露出文艺工作者与群众生活的脱节。
对比早期《平凡的世界》《山海情》等作品对西北农村贫困群像的写实刻画,近年影视创作更倾向用浮夸手法展现“穷人”。这种异化源于社会价值观变化——改开时代机遇造就的阶层分化,使金钱至上价值观渗透创作领域。创作者将职业与阶级直接挂钩,忽视不同阶层的精神面貌,转而强化物质标签。
学生群体中的阶级伪装现象与之呼应。大学生通过奢侈品消费、虚构家境等方式制造假富人形象,或刻意扮演“精神富足”的假穷人。这种身份表演源于青少年对社交认同的焦虑,也折射出超前消费文化的影响。真正的富人群体则表现出隐性消费观,注重体验价值而非符号消费,这与倒钱男孩等负债装富群体形成鲜明对比。
影视创作对真实贫困的失焦,本质是时代红利的认知偏差。创作者难以理解当代年轻人面临的就业困境——零工经济普及化、职场年龄歧视等问题,仍用二十年前的奋斗叙事框架强行嫁接。这种创作惰性不仅削弱作品感染力,更可能加剧观众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割裂。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