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m 电影04- 他勇猛残酷但被传颂,他嫉妒胆小常被嘲笑,一场崇拜与刺杀的西部文艺大片|《神枪手之死》

00:00
56:18
节目详情

Timeline

  • 00:00 开场白
  • 01:38 电影背景:故事溯源、演员、幕后
  • 13:17 电影故事概况
  • 45:28 摄影之神狄金斯的光影美学
  • 50:00 暴力被神话了

我为什么想分享这部影片,最主要的首先就是,我是男神布拉特·皮特的粉丝,在皮特每个年龄阶段的作品都能展现他独一无二的魅力和演技,如果一定选出布拉特·皮特作品中哪些是顶级影响力的,可能很多人会说是《返老还童》、《搏击俱乐部》、《七宗罪》、《特洛伊》、《为奴十二年》等等这曾经横扫奥斯卡、金球奖等奖项的影片,但是就布拉特·皮特自己而言,他表示在众多出演的作品当中,他本人最喜欢的就是《神枪手之死》这部电影,布拉德·皮特凭借这个角色荣获威尼斯电影节影帝,贡献了他神级的演技。第二个想分享原因就是这部影片的摄影之美,极其精致华丽,我不夸张啊,每一帧的画面都是相当精彩,布局、打光、人物与光影、构图等等,真的每一帧堪称完美,你不看剧情光看这些画面,就不得不说是上上等之作啊。一部电影的成功当然是很多很多因素构成的,但是导演和摄影师的相互成就是一部影片非常重要的基石,这部影片的摄影师也不夸张,说他在当今全世界电影界是首席摄影师绝不为过,他就是摄影之神罗杰·狄金斯。

《神枪手之死》在更多的专业电影人和普通观众中同样收获了极高的评分与良好口碑。IMDb ,影片获得 8.3/10 的高分,超 10 万观众参与评分。豆瓣评分也高达 8.2/10,被誉为“西部片的《现代启示录》”。媒体对其评价同样不吝赞美之词。《卫报》称赞《神枪手之死》是“一首关于名声与死亡的安魂曲”。《纽约客》认为“多米尼克重新定义了西部片”,肯定了导演在突破传统西部片模式上的卓越贡献。那么,接下来的部分我就带着大家一起简单了解下这个西部故事,看看大帅哥布拉德皮特最满意的作品,当然语言的力量有时候挺苍白的,希望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在银幕上领略这段传奇且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与哲学意味的西部动作片。

以下为影片经典的光影镜头:

历史上真实杰西:

制作人:岛主

撰稿:岛主

片头曲:Nick Cave、Warren Ellis - What Must Be Done

插曲1:Nick Cave、Warren Ellis - Song For Jesse

插曲2:Nick Cave、Warren Ellis - Rather Lovely Thing

插曲3: Nick Cave、Warren Ellis - Falling

插曲4:Nick Cave、Warren Ellis - Moving On

插曲5:Nick Cave、Warren Ellis - Destined For Great Things

插曲6:Nick Cave、Warren Ellis - What Happens Next

插曲7:Nick Cave、Warren Ellis - Song For Bob

插曲8:Nick Cave、Warren Ellis - Cowgirl

片尾曲:Nick Cave、Warren Ellis - Carnival

展开
大家都在听
社会与经济:信任、权力与制度
社会与经济:信任、权力与制度
《社会与经济》是新经济社会学奠基人马克·格兰诺维特的奠基之作,概况来说,这书重新定义了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弱连接理论由格兰诺维特于1974年提出。他指出,在传统社会,每个人接触**频繁的是自己的亲人、同学、朋友、同事……这是一种十分稳定的然而传播范围有限的社会认知,这是一种“强连接”现象;同时,还存在另外一类相对于前一种社会关系更为广泛的,然而却是肤浅的社会认知。格兰诺维特把后者称为“弱关系”。格兰诺维特因为提出弱连接理论而名噪一时,也由此奠定了他在社会经济学领域的**地位。 过去200多年来,关于“经济学-社会学”的固化认知模式是,认为经济学是基础,其他学科都依赖于经济学。打个比方,经济学就像一个插线板,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传播学这些插头都插在上边。而马克·格兰诺维特提出: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社会性的,把二者关系倒了个个儿。 这个观点看似并不难理解,但实际上作者提出并论证这个观点,是对传统学科**大的颠覆,而且这种颠覆特别符合互联网时代下社会网络关系的演变趋势。 在本书中,格兰诺维特写道,经济并不是与人类行为无关,而是深深地嵌入于社会关系中,并且与其他领域一样遭受着情感和观念的冲击。 1.本书讲到了“社会网络”的概念。《社会与经济》其实就是在讲一个复杂的社会网络的问题。比如现在的facebook、微信、QQ等社交网络,本质上都是构建了一个复杂动态网络。我们个人越来越容易受这个网络的影响,同时个体性行为也**大影响着整个网络和制度,比如《今日简史》里举的例子,突尼斯小贩的自焚事件引发了政治运动,美国几位女性引爆了全球MeToo运动。尤瓦尔将其解释为全球化的影响,《社会与经济》则给出了社会网络角度的分析。个体和集体之间的影响力运作机制,正是当下公司企业、产品、社群、政府机构、媒体等都迫切关注和研究的。 2.在“弱关系理论”中,我们如何利用“圈子”。其实与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关系**密切的社会关系并不是“强连接”,而常常是“弱连接”。“弱连接”虽然不如“强连接”那样坚固(金字塔),却有着**快的、可能具有低成本和高效能的传播效率。假如你打算找工作,你更有可能从 ‘你的强关系’亲戚朋友-那里得到新机会,还是‘你的弱关系’比如兴趣班偶然认识的同学,或者朋友的朋友? 一般人肯定觉得,那必须是我的铁哥们和家人。 格兰诺维特的观点让人有点意外,其实那些弱关系更可能给你带来更好的工作机会。大部分工作机会都是通过弱关系找到的 。格兰诺维特讲到的这种圈子文化,在中国的“关系社会”中尤其重要。 3.经济社会学正变成一个越来越流行、越来越实用的学科。现在很多经济活动或者经济行为从经济的角度去解释是行不通的,必须用社会学的角度来解释。而格兰诺维特的新经济社会学理论非常适合解释经济行为,弥补单纯从经济学角度去解释问题的弊端。跨学科的研究并不单单在经济学与社会学的领域,经济学也不单单渗透带其他学科,其他学科也正在渗透在经济学中。但近年来,其他学科开始向经济学渗透,比如卡尼曼把心理学植入了经济学,开创行为经济学。 另外,本书还讲到了很多重要的观点,比如:1.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社会性的。2.个人受集体制度与文化的影响。个人的行为**不是基于个人的自利与算计就自主行动的。3.集体的制度与文化对人心智结构的塑造,两个典型的关系就是:信任与权力。4.教养与天性的关系。5.信任与欺骗,制度与逻辑。6.老练与高效的权力支配者。
80
69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