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05 这个夏天,我想回去看老师了

00:00
52:15
节目详情

马上又是一年毕业季,本期节目我们回忆了曾经回母校看望老师的经历,讲述重返校园的感受,分享过去那些或感受到温情或留下创伤的师生故事。

离开校园后再回归,在和旧日记忆的碰撞中,我们得以用新的视角去审视学校的规则,去重新诠释我们与校园的情感。

图源/《对不起!青春》

会有新的学生坐在曾经的座位上,老师们都已不再年轻,你会意识到年轻的学生们正在经受你曾经经受过的某个体系,某种规则。在短暂的回到过去后,你更能感受到教育的变化是巨大的,而我们都已不再是这个教育体系下能够发表亲身经历的人。

母校不属于任何人,属于我们的只有具体的故事和记忆。

p.s.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录制过有关“优绩主义”、“好学生心态”、“作弊”、“考试”等等有关学校的节目,感觉已经可以构成一个“日新说校园宇宙”了……

【主播】

争夺“感恩之子”称号の33

绞尽脑汁思考看老师理由の猴猴

“看着小学班主任长大”の黑黑

【时间轴】

  • 02:26 感恩大舞台,展现初中生的蜕变魅力
  • 06:19 升学后的第一年教师节,“衣锦还乡”率达到顶峰
  • 12:53 大概是国际生的学姐
  • 16:49 回校看望老师要和成绩好坏挂钩吗
  • 23:44 老师,只是一个上班的人
  • 34:11 无论你在哪,在做什么,我都祝贺你
  • 40:23 “我是看着你长大的”,黑黑对小学班主任如是说
  • 45:12 老师,我不再把你的思想作为旗帜
  • 50:50 在抽象的框架下,看见具体的人物,拥有具体的经历

【音乐】

《 Once More》- Chillpeach

【延伸阅读】

📖《藤野先生》

【制作】

剪辑:33、猴猴

文案:黑黑

【联系我们】

微信搜索rixinshuo1124添加日新说加群小助手,进入听友群

展开
大家都在听
社会与经济:信任、权力与制度
社会与经济:信任、权力与制度
《社会与经济》是新经济社会学奠基人马克·格兰诺维特的奠基之作,概况来说,这书重新定义了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弱连接理论由格兰诺维特于1974年提出。他指出,在传统社会,每个人接触**频繁的是自己的亲人、同学、朋友、同事……这是一种十分稳定的然而传播范围有限的社会认知,这是一种“强连接”现象;同时,还存在另外一类相对于前一种社会关系更为广泛的,然而却是肤浅的社会认知。格兰诺维特把后者称为“弱关系”。格兰诺维特因为提出弱连接理论而名噪一时,也由此奠定了他在社会经济学领域的**地位。 过去200多年来,关于“经济学-社会学”的固化认知模式是,认为经济学是基础,其他学科都依赖于经济学。打个比方,经济学就像一个插线板,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传播学这些插头都插在上边。而马克·格兰诺维特提出: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社会性的,把二者关系倒了个个儿。 这个观点看似并不难理解,但实际上作者提出并论证这个观点,是对传统学科**大的颠覆,而且这种颠覆特别符合互联网时代下社会网络关系的演变趋势。 在本书中,格兰诺维特写道,经济并不是与人类行为无关,而是深深地嵌入于社会关系中,并且与其他领域一样遭受着情感和观念的冲击。 1.本书讲到了“社会网络”的概念。《社会与经济》其实就是在讲一个复杂的社会网络的问题。比如现在的facebook、微信、QQ等社交网络,本质上都是构建了一个复杂动态网络。我们个人越来越容易受这个网络的影响,同时个体性行为也**大影响着整个网络和制度,比如《今日简史》里举的例子,突尼斯小贩的自焚事件引发了政治运动,美国几位女性引爆了全球MeToo运动。尤瓦尔将其解释为全球化的影响,《社会与经济》则给出了社会网络角度的分析。个体和集体之间的影响力运作机制,正是当下公司企业、产品、社群、政府机构、媒体等都迫切关注和研究的。 2.在“弱关系理论”中,我们如何利用“圈子”。其实与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关系**密切的社会关系并不是“强连接”,而常常是“弱连接”。“弱连接”虽然不如“强连接”那样坚固(金字塔),却有着**快的、可能具有低成本和高效能的传播效率。假如你打算找工作,你更有可能从 ‘你的强关系’亲戚朋友-那里得到新机会,还是‘你的弱关系’比如兴趣班偶然认识的同学,或者朋友的朋友? 一般人肯定觉得,那必须是我的铁哥们和家人。 格兰诺维特的观点让人有点意外,其实那些弱关系更可能给你带来更好的工作机会。大部分工作机会都是通过弱关系找到的 。格兰诺维特讲到的这种圈子文化,在中国的“关系社会”中尤其重要。 3.经济社会学正变成一个越来越流行、越来越实用的学科。现在很多经济活动或者经济行为从经济的角度去解释是行不通的,必须用社会学的角度来解释。而格兰诺维特的新经济社会学理论非常适合解释经济行为,弥补单纯从经济学角度去解释问题的弊端。跨学科的研究并不单单在经济学与社会学的领域,经济学也不单单渗透带其他学科,其他学科也正在渗透在经济学中。但近年来,其他学科开始向经济学渗透,比如卡尼曼把心理学植入了经济学,开创行为经济学。 另外,本书还讲到了很多重要的观点,比如:1.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社会性的。2.个人受集体制度与文化的影响。个人的行为**不是基于个人的自利与算计就自主行动的。3.集体的制度与文化对人心智结构的塑造,两个典型的关系就是:信任与权力。4.教养与天性的关系。5.信任与欺骗,制度与逻辑。6.老练与高效的权力支配者。
97
69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