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1划船

00:00
04:45
主播信息
纯银耳坠

纯银耳坠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纯银耳坠
关注
【弹词】专辑大全
352
弹词是清代民间很流行的兼有说唱的曲艺形式。弹词主要流行于南方,用琵琶、三弦伴奏,其传承、转变的情况缺乏清楚的记载。大致而言,在说唱艺术方面,唐有变文,宋有 陶真 ,元明有词话,弹词便是从这一系列中脱化而成。而且弹词大约到了乾隆中期以后,主要流行于江浙一带,地域文化的特征也愈来愈明显。
民 间 唢 呐 演 奏
1016
唢呐,中国传统双簧木管乐器。早在公元3世纪,唢呐随丝绸之路的开辟,从东欧、西亚一带传入我国,是世界双簧管乐器家族中的一员,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使唢呐拥有其独特的气质与音色,已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管乐器。唢呐的音色雄壮,管身多由花梨木、檀木制成,呈圆锥形,顶端装有芦苇制成的双簧片通过铜质或银质的芯子与木管身连接,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碗,加键唢呐还有半音键和高音键,拓展了音域增加了乐器表现力。在台湾民间称为鼓吹;在南方是“八音”乐器中的一种,在河南,山东称作喇叭,传统唢呐有百鸟朝凤、豫西二八板等经典曲目。唢呐是纯律乐器。[14] 高音唢呐发音穿透力、感染力强,过去多在民间的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改良,已发展为传统唢呐与加键唢呐,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中、低、倍低音唢呐音色浑厚,多用于民族管弦乐团以及交响乐团合奏。
世界古今奇闻
80
中国古典小说,从先秦文言“残丛小语”到明清白话章回长篇,数千年间得到长足的发展。举凡文学史上的上古神话、魏晋清谈、寓言笑林、志怪传奇、话本演义……说部文学异彩纷呈,各领风骚、并以其他文学器类无可比拟的通俗性和可读性,得到大众的普遍认知和广泛传播,从而大大丰富了古典文化宝库,成为大众历史文化知识的通俗载体,因而各类古典小说能够常出常新。 在读图成为审美时尚的今天,为了适应广大读者的审美鉴赏情趣,充分发掘利用这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优势,使古老的中国古典小说绣像插图艺术焕发异彩,为开拓出版锦上添花,我们特意推出《明清绘图古典小说书系》,选取明清精刊版刻或石印绘图绣像小说,整理出版,企盼它能为今天的文化古籍出版带来勃勃生机。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穆特《沉思曲》
穆特《沉思曲》
这张专辑是穆特1995年发行的一张精选辑,所选的四部作品分别是她与三位指挥大师(卡拉扬、穆蒂、小泽征尔)、四支世界顶级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爱乐管弦乐团、柏林爱乐乐团、法国管弦乐团)合作的演奏录音。作品风格涵盖巴洛克、古典、浪漫、现代。 维瓦尔第《秋》,F大调,作品第8号,第三首。 莫扎特《D大调第4小提琴协奏曲》作品218,作于1775年10月。据说莫扎特创作此曲时,曾以博凯里尼的小提琴协奏曲作为范本。因此曲第一乐章开头主题含军队进行曲节奏,故此曲有时被称为《军队》。 马斯奈《沉思曲》是一首深受乐迷喜爱的经典曲调,旋律优美,情感丰富,既有甜蜜也有苦涩。小提琴圆润的音色在舒缓的节奏中,表达出泰伊斯的沉思冥想、内心的孤独和挣扎、灵与欲的激烈交战、怀疑和混乱、忧伤和後悔,到最终获得心灵平静的心路历程。最后主旋律又慢慢升起,传达出绵绵不绝的希望,回荡在人们心中。后来因为此曲的旋律相当优美,让人感动不已,常被人拿来独立演奏,成为小提琴独奏曲中历久不衰的经典名曲,也是马斯奈的代表作品。 《流浪者之歌》是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帕布罗·德·萨拉萨蒂的代表作之一, 也是小提琴独奏曲中不朽的名篇。回肠荡气的伤感色彩与艰涩深奥的小提琴技巧所交织出来的绚烂效果,任何人听后都会心荡神驰不已。
167
8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