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2. Busoni Violin Sonata No.2 - 8. Andante

00:00
04:40
主播信息
Love_small_cat

Love_small_cat

小喵陪你听古典 聆听美妙旋律、感受艺术真谛
关注
旺德《布鲁克纳·第二交响曲》
--
这张专辑是旺德指挥科隆广播交响乐团,演奏布鲁克纳的《第二交响曲》,1981年12月1-5日在德国科隆的录音。这是布鲁克纳《第二交响曲》的1877年版,是布鲁克纳1877年间在维也纳大幅度修订而成的。 旺德对这部作品的演绎注重细腻的情感表达和音乐结构的清晰呈现。他通过精准的节奏控制和丰富的音色层次,将布鲁克纳音乐中的复杂情感和戏剧性展现得淋漓尽致。在第一乐章中,他通过弦乐与木管的交织,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富有张力的氛围;在第三乐章中,他则通过快速的节奏和强烈的动态对比,展现出斯克罗尔舞曲的活力与激情。
旺德《布鲁克纳·第一交响曲》
--
这张专辑是旺德指挥科隆广播交响乐团,演奏布鲁克纳的《第一交响曲》,1981年11月7日在德国科隆的录音。这是布鲁克纳《第一交响曲》的第二版,也称维也纳版,是布鲁克纳1890-1891年间在维也纳修订而成的。Carragan教授在1998年对第一版和第二版进行比较,这两个版本总谱的差别,在前三个乐章中差别不是很大,比方说增加或减少一个小节,但在第四乐章则在配器和音乐行进等方面存在许多不同。 德国指挥大师君特·旺德(Gunter Wand)以其对布鲁克纳作品的深刻理解和精湛演绎而闻名。他指挥的布鲁克纳《第一交响曲》是其代表性的录音之一,展现了他对这部作品的独到见解和高超技艺。 这个录音版本体现了旺德对布鲁克纳音乐风格的深刻理解。他注重展现作品中复杂而多样的节奏变化,以及布鲁克纳特有的管弦乐色彩。在第一乐章中,旺德通过精准的节奏控制和清晰的音色层次,成功地表现了作品的戏剧性和紧张感。同时,他也在柔板乐章中展现了布鲁克纳音乐中的抒情特质,使乐迷能够感受到作品中深沉的情感。
旺德《柴科夫斯基·穆索尔斯基》
60
这张专辑收录了旺德指挥北德广播交响乐团的两个录音:1、与钢琴家乔治·博列特合作,演奏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1985年11月录制;2、演奏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1982年9月录制。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杨天娲《萨拉萨蒂·小提琴与钢琴作品全集》
杨天娲《萨拉萨蒂·小提琴与钢琴作品全集》
这套专辑是小提琴家杨天娲与钢琴家马库斯·哈杜拉合作,演奏萨拉萨蒂《小提琴与钢琴作品》。 萨拉萨蒂改编意大利著名歌剧主题的小提琴音乐名作,杨天娲的演奏旋律动听抒情,引人入胜,技巧高超,极富19世纪后期浪漫派的高贵、洒脱、奔放的气息。演奏弓法炫技,音乐处理大方,热情而细致,恰到好处,音色明亮通透,乐句起伏有致,极好发挥了小提琴极富歌唱性、连贯柔美的器乐特质。 出生于西班牙的巴布罗·萨拉萨蒂被同时代的人喻为小提琴家的夜莺,曾有多首大家熟悉的名家之作均是题献于他。而在此同时,萨拉萨蒂也是一位作曲家,擅长从当时著名歌剧中抽取主题旋律或者以西班牙的主题和节奏为基础写成音乐会幻想曲,以展示其出色的演奏技巧,宣泄其丰富的音乐灵感与情感。 第一首《Homenaje a Rossini,Op.2》是取材于罗西尼《Il barbiere di Siviglia》和《Otello》,原来早年萨拉萨蒂是罗西尼家里的常客,并深得罗西尼的喜爱。这首曲子写于早期,不知道大家是否会觉得其创作技巧略带青涩,但仍然能强烈地感受到音乐语言中的华丽与炫目,不同的音乐主题有着不同的风格,惊喜不断,一开始短小精干的主题干净利落,精灵有趣而带有一些神秘感,稍作减弱与停顿,小提琴拉起了长句子的抒情旋律,中间部分钢琴一连串的跑动犹如行云流水般倾泻而出,与浅吟低唱的小提琴相辉映衬,忽然曲风一转,音乐变得强而有力,动感十足。 值得一提的是,录制专辑的小提琴家是一位年轻中国女孩杨天娲,年幼时师从著名小提琴教授林耀基,演奏感情细腻,充满激情,实在是一位不可小觑的明日之星。
30
49
菲舍尔-迪斯考《舒伯特艺术歌曲集》
菲舍尔-迪斯考《舒伯特艺术歌曲集》
这套合辑是男中音歌唱家菲舍尔-迪斯考与钢琴家杰拉德·摩尔合作,演唱舒伯特的艺术歌曲,1951-1958年的录音。菲舍尔-迪斯考一生共五次录制舒伯特的《天鹅之歌》,这版录音是最早完成的一份,也最特别,因为这是唯一的一版单声道录音,也是他第一次和钢琴家杰拉德·摩尔的合作。同时,这版录音是从他1951到1958年,七年间多次进录音室灌录的作品中集结起来,而不是一次录成的。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形出现,是因为1950年代多半学者不认为《天鹅之歌》是一阙联篇歌曲集,所以并没有歌唱家进行全册的演唱和录音。而以杰拉德·摩尔当时二十六岁之龄,演唱这套歌集叙述年轻男子失恋心情的写照,他在热情中透露出一种对他演唱技艺的尊重与圆熟掌握,让整版演唱录音越发值得珍藏。 菲舍尔-迪斯考最璀璨的成就——艺术歌曲,尤其是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是每一个爱乐者历历可数的珍藏。菲舍尔-迪斯考的钢琴伴奏者换过几任,比如杰拉德·摩尔(Gerald Moore)、约尔克·德穆斯(Jorg Demus)等等,演唱的高水准却始终如一,更可贵的是,不同版本的舒伯特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时而高贵典雅、时而质朴流畅;有些刻意唱得纯熟圆滑,另外一些则显得宽广沉厚。这一切来源于他对自己的高要求。即便已经那么熟悉的同一首歌曲,他还是说:“在舒伯特的每一首曲子中我都能学到新的东西,所以,我从来不会以一模一样的方式唱第二遍。”菲舍尔-迪斯考所演唱的《美丽的磨坊女》与他录了十多次的《冬之旅》成为他招牌性的曲目,其甘醇柔美的嗓音、不着痕迹的技法运用、对乐句的严谨控制、对吐字发音的悉心打磨,以及所倾注的充沛感情成为了舒伯特作品演绎中的一代经典。有趣的是,他有一次向记者承认自己是一个“在骨子里很害羞的人”,并不合群,但一到舞台上就会拥有别样的自信。
14
461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