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言语守护信任

00:00
08:47
主播信息
慈光文化

慈光文化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注
《常礼举要》
13
中华传统文化是充满智慧的宝藏,而要深入领悟其中的智慧,我们得先打好基础。就像种花一样,没有根,怎么能开花结果呢?那么在如此浩瀚的中华文化中,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呢?孔子说:“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意思是学习要从“礼”开始。 现在,许多人忽视了礼的重要性。李炳南老先生为了弥补这一缺失,从《周礼》、《仪礼》、《礼记》中,挑选出与我们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简单实用的规范,编成了《常礼举要》。只要认真学习它,李老师说:“你在社会上,至少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代代出圣贤的教育智慧
25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教育智慧、经验、方法,代代都出圣贤。教育很重要应该从德行扎根,重视伦理、道德、因果教育,教育得要抓到根本。所有圣贤教育,其核心都是爱的教育。《代代出圣贤的教育智慧》,​通过讲解《左忠毅公逸事》、《师说》、《论语·论学习》、《礼记·学记》等古文名篇,由字句而义理,全面阐述和详细解释了中国古代圣贤教育的内涵与外延,致广大尽精微,令人欲罢不能。
弟子规
77
《弟子规》是中国流传了三百多年的家庭教育宝典,代代相傅。这本书记录了长辈对晚辈充满爱的品德智慧教育。打开这本宝典,就像父母和祖辈给了我们一把金钥匙,让我们可以开启幸福美满的人生。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信任的重要性

# 谨慎言语行为

# 误解的产生与避免

# 事实查证原则

# 传统礼仪规范

# 弟子规信篇内容

# 颜回品德故事

# 流言传播危害

本篇音频围绕《弟子规》的“信篇”,通过孔子与学生的故事,强调信任的重要性谨慎言语行为的智慧。孔子在困顿中被学生子贡质疑颜回偷吃粥,子贡虽未直接指责,但因误解的产生与避免不足而心生疑虑。
孔子面对子贡的疑惑,并未轻信片面之词,而是基于对颜回的了解,坚持事实查证原则。通过询问颜回,得知其因屋顶尘土污染粥而不得已食用的真相,最终化解误会。这一过程体现了传统礼仪规范中对他人品德的信任与尊重。
故事进一步结合《弟子规信篇内容》,解析“见未真,勿轻言”的深层含义,指出仅凭表象判断易导致流言传播危害。音频倡导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疑问时应优先信任他人,并通过合理途径厘清真相,避免因草率言行破坏信任关系。
结尾总结《颜回品德故事》的启示,强调守护信任需以谨慎、客观的态度对待所见所闻,同时倡导在长辈指导下践行言语与行为的智慧,呼应《弟子规》中“信”的核心教导。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