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本论
卡尔·马克思创作经济政治学著作
727

机器技术的应用虽在理论上废弃了旧的分工制度,但工厂手工业的传统仍通过习惯延续,并最终被资本系统性地改造为剥削劳动力的工具。在工厂中,工人从终身使用局部工具转变为终身操作局部机器,成为机器的附属品。这种劳动模式的转变不仅降低了劳动力再生产成本,还使工人彻底依附于资本控制的工厂体系。
资本主义生产中,劳动过程的核心矛盾体现为劳动条件对工人的支配。机器体系通过自动化将死劳动(资本)与活劳动(工人)对立,工人被迫跟随机器节奏,承受重复、单调且损害身心的劳动。机器不仅剥夺了工人的自由活动,甚至将减轻劳动异化为折磨手段,使劳动失去实质内容。
工厂手工业与机器生产的本质区别在于劳动资料与工人的关系:前者是工人利用工具,后者是工人依附机器劳动。在机器体系中,科学、自然力与群众性劳动被整合为资本权力,而工人的局部技巧在技术进步中被边缘化。资本家借此贬低工人劳动价值,强调机器的主导作用,认为简单训练即可替代工人长期积累的技能,进一步巩固资本对生产过程的控制。
智力与体力劳动的分离在机器工业中完成,科学知识转化为资本支配劳动的权力。这种分离不仅加剧了劳动异化,也使工人成为资本主义生产逻辑下的被动执行者。资本通过机器体系构建的权力结构,最终实现了劳动条件对工人的全面统治。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