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92 对话ChiefClouds杨燕:“双视角驱动”数字化转型 终身学习实现人生持续进化

00:00
44:05
节目详情

在商业世界急速变革的今天,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增长的必答题。在这场浪潮中,杨燕(Rolane YANG)的职业生涯——从国际奢侈品集团的公关负责人,到数字化营销的开拓者,再到如今ChiefClouds(驰骛科技)的高级副总裁,她的每一步都精准踩在行业变革的关键节点上。

本期《钱钱品牌局》播客,杨燕以坦诚而犀利的风格,分享了她从甲方到乙方的转型心路、“双视角驱动”数字化转型思考以及对行业的深刻洞察,为品牌人、营销人及数字化转型从业者提供启发。


共谈嘉宾:

杨燕 ChiefClouds 驰骛科技高级副总裁 资深市场营销及数字化专家

钱峻 《钱钱品牌局》主理人 联合主播/M360 MSAI & 创+平台 创始人

JASMINE 杨志华 《钱钱品牌局》联合主播/品牌实战派专家 前百胜餐饮集团市场副总裁

SHOWNOTES

5:54   从甲方到乙方的身份的转变,平常心,对自己和别人都要负责任。

10:31   数字化驱动中的甲乙方双驱动视角---人本身的成长给了你多视角。

15:24   甲方经验做乙方,用功最重要,不要去应付对方。

23:27   品牌数字化当中,一要抓Quick Win点,二要聚焦。

29:17   所有的工具都要回归到生意本身,带来多少增长。

31:58   全民营业,全民销售。

39:18   职场第二阶段的转型建议:勇气和放下包袱。

从国际美妆到奢侈品牌的数字化先锋

杨燕的职业生涯始于2006年从美国回国后,当时她敏锐地捕捉到中国美妆市场的巨大潜力,先后加入欧莱雅、资生堂等国际美妆集团。作为中国美妆日化行业首批市场营销先锋,她主导构建了品牌公关传播体系与市场战略,成功推动多个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落地。这段经历不仅为她奠定了坚实的职业基础,更培养了她对消费者洞察和市场趋势的敏锐嗅觉。

2015年,杨燕迎来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加入全球奢侈品巨头LVMH集团。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她先后负责迪奥(Dior)与酩悦轩尼诗(Moët Hennessy)两大顶级奢侈品牌的全渠道数字化营销工作。这段经历使她站在了奢侈品数字化的最前沿,见证并参与了中国奢侈品消费数字化进程的每一个关键节点。

“在LVMH的十年是我职业成长最快的阶段,”杨燕回忆道,“特别是负责酩悦轩尼诗的数字化营销期间,我们从零开始构建了整个数字化平台。”她带领CRM、媒介、数字化营销及内容等核心部门,成功实现了从消费者洞察到商业转化的端到端完整闭环。这一创新实践不仅为品牌创造了显著的业务增长,超额完成了各项KPI指标,更为奢侈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案例。

杨燕在LVMH的成就并非偶然。她将成功归因于“聚焦”与“快速验证”相结合的策略:“我们不是一开始就大张旗鼓地全面数字化,而是先找准一个切入点,做出quick win(快速胜利),建立信心后再逐步扩展。”她举例说,在轩尼诗品牌时,她将原本分散的8个小程序整合为2个核心平台——一个负责预约,一个整合会员管理与购买功能。这种聚焦策略不仅优化了用户体验,更显著提升了运营效率和商业转化率。

勇敢跨界:从甲方到乙方的身份转变

2024年11月,杨燕做出了一个突破性的职业决定——离开工作18年的品牌方“舒适区”,加入ChiefClouds驰骛科技担任高级副总裁。这家中国领先的营销技术和数据技术公司,专注于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对于这次跨界,杨燕坦言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职业选择。

“在超级大甲方待了整整18年,我渴望突破自己,”杨燕分享道,“当接触到ChiefClouds时,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从服务商的角度更深入地理解数字化转型,了解各行各业正在发生的变化。”她花了三个月时间认真考虑后,选择正式加入这家科技公司,负责市场营销、售前支持、咨询及生态合作等部门。

从甲方到乙方的转变并不容易。杨燕坦言,在最初的半年里,她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我要从甲方去乙方,甚至有人猜测我是不是在原来的岗位上不开心。”面对这些不同的声音,杨燕表现出了难得的清醒与坚定:“我不觉得甲方让我光荣,去乙方或者创业就丢脸。人生短短几十年,我永远要学习,不想欺骗自己。”

这种勇气与坦诚,正是杨燕职业精神的写照。她认为,真正的职业成长往往需要跳出舒适区,拥抱新的挑战。“如果你硬要 clinging on(紧抓)甲方的光环,那不如诚实地面对自己。转型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想清楚后就勇敢去做。”

在ChiefClouds,杨燕迅速适应了新角色,并将她在品牌方积累的经验转化为服务客户的优势。“现在作为乙方,我从一个‘说话的人’变成了‘倾听的人’。”她发现,中国职场不缺乏善于表达的人,但真正懂得倾听的却不多。“做一个好的倾听者,抓住对方痛点,这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终身学习。”

双视角驱动:打造数字化转型新范式

杨燕在ChiefClouds的角色极具创新性——她将近20年的甲方实战经验与乙方技术平台及策略优势相融合,开创了“双视角驱动”的品牌数字化转型方法论。这一独特定位,使她能够精准解码客户需求,在品牌战略与技术实现之间架起桥梁。

“做过甲方的人其实是很好的乙方人才,”杨燕解释道,“因为我非常清楚如何服务好甲方,他们想要什么,如何说服他们,如何定价和交付。”这种深刻的同理心,使她在客户沟通中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洞察力。与许多技术导向的乙方不同,杨燕总是从客户的商业目标出发,而非单纯推销产品。

杨燕分享了她的服务哲学:“我不上来就告诉客户我有10个产品,而是先深入了解他们的KPI和ROI目标。就像医生问诊一样,先了解症状,再对症下药。”这种方法能够显著提高解决方案的精准度和实施效果。她强调,数字化转型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最终都要回归商业本质——“你今天不管是建了CDP(客户数据平台)还是营销自动化,老板会问:这帮我带来了什么生意?”

在服务零售、快消、美妆、日化、3C等领域的头部企业时,杨燕特别注重“轻量起步,快速验证”的策略。“我常劝客户不要一开始就做很重的基建投入,而是先找一个能快速见效的点,建立信心后再逐步叠加。”她指出,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这种务实做法尤其重要,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并保持战略灵活性。

杨燕还将奢侈品行业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带入科技公司。“在奢侈品牌,我们常说‘魔鬼在细节中’。这种对完美的追求同样适用于数字化产品。”她带领团队优化解决方案的每一个接触点,从用户界面到数据可视化,力求简洁优雅而功能强大。

数字化转型的行业洞察与实战建议

基于在品牌方和服务商的双重经验,杨燕对当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痛点和误区有着深刻洞察。她指出,许多企业在数字化进程中容易陷入两大误区:一是“重基建轻应用”,盲目搭建各种系统而忽视实际效果;二是“多而散”,开设过多数字渠道导致资源分散。

“不是小程序、公众号、企微账号越多越好,”杨燕指出,“我见过有公司搭建了十几个小程序,有些功能重复,既不能随便关掉,流量又分散。”她建议企业数字化转型要聚焦核心目标,先理清“why”(为什么做)和“how”(如何做),再决定“what”(做什么)。

对于不同规模的企业,杨燕给出了差异化建议。大企业往往需要解决数据孤岛问题,实现各系统间的数据打通;而中小企业则应更关注“quick win”,选择投入小、见效快的数字化应用。“不要一开始就画个大饼,结果什么都做不成。”

杨燕特别强调,数字化转型必须与商业目标紧密结合。“现在是全民营业、全民销售的时代。不要觉得做marketing或数字化就可以不对营业额负责。”她观察到,最成功的数字化团队都是“商业导向型”,而非单纯的技术或营销导向。

面对AI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杨燕持谨慎乐观态度。“技术是工具不是目的。AI可以提升效率,但无法替代战略思考和消费者洞察。”她建议企业以解决具体业务问题为切入点应用AI,而非盲目跟风。

职业转型与终身学习的人生哲学

近20年的甲方生涯,选择从甲方转战乙方,杨燕的职业勇气令人钦佩。对于正在考虑职业转型的中高级人才,她给出了真诚建议:“首先要有勇气,其次要放下大品牌包袱和个人羽毛。无论做到总经理还是VP,本质上都是普通人。”

杨燕也指出了心理调适的重要性:“转型路上会有很多不支持、反对甚至取笑的声音,内心是否足够淡定至关重要。”她建议有意转型者先问自己几个关键问题:我真正想要什么?我能承受什么?我想成为怎样的人?

“面子没那么重要,我要的是里子,”杨燕坦言,“当一个人持续成长,就会遇到好的人和机会。”她以自身经历证明,保持好奇心和终身学习态度是职业长青的关键。即使是现在,她仍坚持利用碎片时间学习行业知识,“哪怕在电车或地铁上花10分钟,要做个有心人”。

对于职场年龄偏见问题,杨燕持积极态度:“如果你真的用功,调整心态后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无论是甲方、乙方还是创业。”她笑道,“70岁时,我可能去酒店前台或餐厅端盘子,人生就该活出多样精彩,而非活在别人眼光里。”

杨燕自己的新播客《燕遇》也将上线,她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分享更多数字化转型的实战经验和人生思考,“分享带来连接,连接创造机会。”

从国际美妆到奢侈品牌,从甲方品牌高管到乙方公司领导者,杨燕的职业旅程,鲜活地诠释了“终身成长”的真正含义。在数字化变革的时代浪潮中,她以勇气和智慧不断突破边界,成为连接品牌与技术、战略与执行的“双视角”实践者。

正如她所说:“人生百年,职业转型不过是换一条赛道继续奔跑。只要保持学习,每一步都是新起点。”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