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特与巴基斯坦签署军事同盟协议,核心源于沙特面临以色列军事威胁及美国页岩油竞争压力。沙特通过“超能力”(资金)换取巴基斯坦的军事保护,因后者装备歼-10C、红旗九B E等先进武器体系,且拥有实战经验。协议引发中东国家关注,以色列对巴基斯坦核威慑能力及体系化作战手段产生忌惮。
埃及在伊斯兰国家会议中提出“阿拉伯版北约”设想,主张整合各国军力对抗以色列,但遭土耳其、伊朗反对。土耳其因北约成员国身份及奥斯曼帝国认同拒绝参与;伊朗自诩“中东反以斗士”,要求主导“中东版北约”。沙特则以资金优势争夺领导权,暴露阿拉伯国家内部历史矛盾与民族分歧。
会议焦点转向军售合同争议。埃及指出沙特、卡塔尔2017年购买的FD-2000(红旗九外贸版)因雷达性能阉割、射程不足,难以应对隐形战机,而埃及自购的红旗九B E采用有源相控阵雷达及动能碰撞弹头技术,射程达260公里。沙特被质疑未仔细研究军售合同参数,引发中东国家对其“撒钱式采购”的嘲讽。
中东国家分歧根源在于民族认同与经济差异。埃及自诩阿拉伯文明代表却经济疲弱,伊朗以波斯身份争夺话语权,沙特依赖石油财富但缺乏战力。会议最终未达成共识,类比“十八路诸侯伐董卓”的历史教训,揭示松散联盟难以形成有效战斗力。
埃及会后单方面行动,将红旗九B E部署至以埃边境并声援哈马斯,试图重塑地区影响力。分析指出,以色列未来威胁或源于内部矛盾,如同董卓败于内部叛乱。中东局势延续“天道相通”规律,复杂利益纠葛导致联合行动难以实现,地区冲突仍将长期存在。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