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k 2001 ASADJ

00:00
31:01
主播信息
古拉米"華茲"

古拉米"華茲"

也許未來就是過去
关注
光合日立
11
Maybe the future is the past. 也許未來就是過去 “ みんなちがって、みんないい ”
港台金曲
588
Maybe the future is the past. 也許未來就是過去 「 みんなちがって、みんないい 」
化學節奏
47
Maybe the future is the past. 也許未來就是過去 「 みんなちがって、みんないい 」 NetEase CloudMusic :mikawa ASADJ 1999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詹姆斯·高威《黄金般的长笛》
詹姆斯·高威《黄金般的长笛》
詹姆斯·高威(James Galway,1939年12月8日-)北爱尔兰长笛演奏家。素有“魔笛”之称的詹姆斯·高威对古典音乐的表现拥有无人可及的高超技巧,他魅力超凡的演奏几乎超越了所有音乐上的界线。他吹奏出的独特的音色、高深的音乐修养和令人眼花缭乱的演奏技巧使他成为最受尊敬和最出色的艺术家。 詹姆斯·高威是一名古典音乐家,但是他的声誉远远超越了古典音乐圈,从爵士乐到世界音乐,从电影音乐到流行,高威在各个领域都游刃有余。一般说来大多数乐手都坚守自己的领域,因为一旦跨出自己熟悉的领域,很可能因为失败的尝试而危及声誉。但是高威在古典音乐之外的尝试,不仅没有影响他的大师声望,而且吸引了各种不一样的听众群,让高威在世界各地享有超级明星般地号召力。 就像音乐家杂志所说的“毫无疑问,詹姆斯·高威,已成为长笛的传奇。”另外,CDReview的“一听就令人难忘的音乐”、FonoForum称为“黄金般的长笛”及TaleZurich说“詹姆斯·高威是少数古典乐手中真正懂得流行演奏乐的人”等称誉都再再说明,詹姆斯·高威的长笛演奏,早已摆脱乐团中配角的局面,他使长笛成为主角,并给了它多变化的角色,说他赋与了长笛新生命绝对不为过,他也将使他自己和长笛,在音乐史下留下一个永远的里程碑。
79
883
20世纪伟大钢琴家《卡钦(2)》
20世纪伟大钢琴家《卡钦(2)》
这张专辑收录了朱利叶斯·卡钦的演奏录音,包括格什温、拉威尔、拉赫玛尼诺夫、李斯特、贝多芬、普罗科菲耶夫、多纳伊的钢琴作品。 卡钦带给巴黎听众的是格什温《蓝色狂想曲》。虽然卡钦在二十年后才有机会与凯尔泰兹、伦敦交响乐团合作录下这首曲子,录音中仍然可以想见当年卡钦的丰采。卡钦的演奏处处可见活力与振奋的精神,犹如格什温所说“现代生活快速、混乱与充满活力的节奏”。可惜乐团仅能勉强跟上卡钦那种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味道,或说是与格什温同样俄裔犹太人的血统。 拉威尔两首协奏曲也是与凯尔泰兹、伦敦交响乐团合作,代表卡钦受法国文化影响二十年后的成果。在这之前,卡钦几乎没有演奏过法国音乐。《左手钢琴协奏曲》是拉威尔为朋友维根斯坦所写,比起一般使用双手的协奏曲,它更需要钢琴家抒情纤巧的弹奏技巧。维根斯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失去右手,他希望拉威尔能再简化乐曲,可是拉威尔拒绝了,他认为:“演奏家是奴隶!”卡钦把这首协奏曲弹得十分丰富而且响亮,技巧令人目眩,对于拉威尔苛求的钢琴部分亳不退让。拉威尔在《G大调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部分使用类似爵士乐的切分音,中间慢板乐则极度的梦幻。在卡钦手中,第二乐章美到如有余音绕梁的效果,终乐章真可称的上“旋风”二字。
--
51
20世纪伟大钢琴家《阿格丽奇(1)》
20世纪伟大钢琴家《阿格丽奇(1)》
这张专辑收录了玛塔·阿格丽奇演奏的代表曲目,包括:李斯特《第一钢琴协奏曲》、拉威尔《G大调钢琴协奏曲》、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巴赫《第二组曲》、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等。 玛塔·阿格丽奇(Martha Argerich)1941年6月5日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钢琴家。阿格丽奇具有女性钢琴演奏者少见的力道、速度与外放的性情,这让她的演奏风格无法被归为女性钢琴演奏者的派系中。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阿格丽奇具有像男性钢琴演奏者一样粗壮的手臂、结实的手指,所以可以和注重力量与炫技的男性钢琴演奏者相比较。例如,在弹奏轻柔的乐曲时,她的手指只要平贴于键盘,就可以发出按压到底的音色。而在演奏大型作品时,也可以运用双手敲击出足够的音量。同时,阿格丽奇的演奏也并非一味生猛,特别是在演奏乐思比较丰富的多乐章作品时,她更注重动与静、明与暗的对比。 从具体的演奏上看,阿格丽奇的突出特点是快,即读谱快、视奏快,拿下一首作品的周期快,以及手指的速度快。例如,弹奏李斯特的奏鸣曲,左手的八个八度,她用不到一秒钟即可弹奏完。在此基础上,她的琴音可以为了求速度、求表情而不用顾及声音是否细腻。 很少有音乐家像钢琴演奏者玛塔·阿格丽奇那样被耀眼光环和神秘面纱同时笼罩。她的光环来自于年轻时的倾城倾国之美,在键盘前无懈可击的技巧。“圣手”一词也许并不能完全恰当地形容玛塔·阿格丽奇,她的特点是狂飙式的奔放激情,像雷鸣闪电般地攫住听众的心。她不但掌握了无懈可击、炉火纯青的惊人技巧,而且气势磅礴,高难度的乐段在她指下宛如等闲,令人难以相信这些力量发自一个身材不过五尺四寸的长发女子。她是一位领导钢琴技巧与美感风格的大师。
65
25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