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万物皆可商品化,你我同为牛马人| 第149期读书会

00:00
39:02
节目详情

# 资本论核心理论解析

# 商品交换价值分析

# 劳动二重性理论

# 剩余价值剥削机制

# 工资掩盖剥削本质

# 资本主义再生产逻辑

# 虚拟商品流通矛盾

# 货币一般等价物属性

# 相对剩余价值隐蔽性

# 绝对剩余价值压榨

# 艺术品市场价值争议

# 剥削与劳动异化

# 劳动力商品化过程

# AI加剧劳动替代

# 政策干预资本矛盾

本期播客以《资本论》为核心理论解析,探讨资本主义体系下劳动者与商品化的关系。首先从商品交换价值分析切入,指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双重属性,并以艺术品市场价值争议为例,讨论孤本艺术品如何通过稀缺性突破传统商品流通逻辑。
劳动二重性理论被重点阐述,强调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交换价值。结合互联网虚拟商品流通矛盾,指出现代服务业和数字产品对劳动价值理论的扩展需求,例如APP开发中劳动价值的非物质化特征。
剩余价值剥削机制分为绝对剩余价值压榨(如996加班)与相对剩余价值隐蔽性剥削(如降本增效)。AI加剧劳动替代的现象被提及,说明技术普及导致资本再生产逻辑强化,加剧贫富分化,需通过政策干预资本矛盾实现平衡。
工资掩盖剥削本质的讨论揭示劳动力商品化过程,指出工资通过划分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模糊无偿劳动的存在。最后提出劳动者应对策略:减少超额劳动、避免过度投入,并强调需结合个人实际处境调整反抗方式,而非盲目套用理论框架。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