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所欲》427(粹而王,驳而霸,无一焉而亡)

00:00
11:33
主播信息
云间祝道

云间祝道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云间祝道
关注
从心所欲(《四书》及《荀子》详解)
94
《四书》及《荀子》详解,学问思辨儒家经典中的语录及小故事,阐明人需之儒道,进而笃行之,止于从心所欲不踰矩之至善境界。君子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得志,度己度人,与众同乐;不得志,择善固执,慎独度己,立言度人;不论得志与否,皆笃行人道,在从心所欲之天人合一中与天同乐。
《道论》祝国斌
66
曾经豪迈闯天涯,处处红尘处处家。 无奈染缸多墨色,可怜人境少菁华。 十年稽首拜书圣,一夜豁然明镜花。 乐水乐山随性去,春心春眼醉云霞。 南山采菊乐无涯,尘网恢恢亦是家。 白雪阳春双耳悦,小桥流水众心华。 无风依旧观飞絮,不雨犹能赏落花。 天若有情天助我,人间携手沐新霞。 十年磨一剑,本篇道论,实际上是笔者自2007年潜心读书以来,所阅读的大量的中国儒释道以及西方哲学书籍的感悟的综合,该综合力图从人类最基本的道出发,融汇中西,阐明大道相通,大道至简,大道唯一的思想,提出个人或人类修身养性中问道、求道、明道、悟道、修道、化道,天人合一之法,形成笔者以道为中心的融汇中西哲学的道学体系,以期最终在人道、天道的指引下实现人类自身以及人类与万物的和谐。于此,套用佛学的说法,于己而言,以道度己;于人而言,以道度人。 正所谓我读六经,六经读我,我悟六经,六经悟我,本篇道论中的各条感悟,源于中西哲学经典的启发,表面上继续归类于各类门派中,实际上并不受一家一派的制约,笔者希望通过批判地继承与发展,尽为我用,在继续感悟并保留中西各家侧重点的前提下,持正纠偏,抒发己见,融各家于一体,形成笔者所感悟的符合人类生存、发展的天人合一之道。 简言之,于我而言,求道、悟道之学,既是兴趣使然,更是天命所归。其实,大道至简,道不远人,一针一线尽在道中。若能融汇中西哲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即便只得万一,也已不虚此生。 再言之,本篇道论,全都是笔者个人的感悟与观点的总结,不强求读者全部或部分接受,如果读者读后觉得能有所启发而能有一些自悟自得,就是对笔者最大的安慰。佛不度人人自度,道不悟人人自悟,佛道之得,人所自度自悟。本篇道论的帮助,最多只是随缘开示而已。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粹而王治国之道

# 驳而霸任贤治国

# 无一焉而亡必灭

# 贤能辅佐称王称霸

# 道义治国先义后利

# 任用贤相强国安民

# 礼义之道治国根本

# 齐桓公用管仲称霸

# 管仲贤相治国典范

# 秦二世任赵高亡国

音频内容围绕荀子“粹而王,驳而霸,无一焉而亡”的治国理念展开。粹而王治国之道强调君主需纯粹遵循礼义之道治国根本,以道义为先、利益为后,并依靠贤能辅佐称王称霸,任用贤相如管仲,方能实现王道。
驳而霸任贤治国指君主虽自身能力不足,但能任用贤臣治国,如齐桓公用管仲称霸,通过“先利后义”的杂糅策略成就霸业。但若仅“驳”而所用非贤,则难以长久。
若治国者既无道义根基,又无贤能辅佐,如秦二世任赵高亡国,仅凭私利与亲信治国,则必走向“无一焉而亡必灭”。荀子指出,国家强弱取决于君主任用贤相强国安民的能力,巨用(先义后利)可称王,小用(先利后义)则存亡难定,极偏者必亡。
历史案例进一步印证:管仲贤相治国典范助齐桓公称霸,而秦二世因背离道义治国先义后利、亲近小人,终致国灭。由此强调治国需平衡义利,以贤能为核心。

展开
大家都在听
《道论》祝国斌
《道论》祝国斌
曾经豪迈闯天涯,处处红尘处处家。 无奈染缸多墨色,可怜人境少菁华。 十年稽首拜书圣,一夜豁然明镜花。 乐水乐山随性去,春心春眼醉云霞。 南山采菊乐无涯,尘网恢恢亦是家。 白雪阳春双耳悦,小桥流水众心华。 无风依旧观飞絮,不雨犹能赏落花。 天若有情天助我,人间携手沐新霞。 十年磨一剑,本篇道论,实际上是笔者自2007年潜心读书以来,所阅读的大量的中国儒释道以及西方哲学书籍的感悟的综合,该综合力图从人类最基本的道出发,融汇中西,阐明大道相通,大道至简,大道唯一的思想,提出个人或人类修身养性中问道、求道、明道、悟道、修道、化道,天人合一之法,形成笔者以道为中心的融汇中西哲学的道学体系,以期最终在人道、天道的指引下实现人类自身以及人类与万物的和谐。于此,套用佛学的说法,于己而言,以道度己;于人而言,以道度人。 正所谓我读六经,六经读我,我悟六经,六经悟我,本篇道论中的各条感悟,源于中西哲学经典的启发,表面上继续归类于各类门派中,实际上并不受一家一派的制约,笔者希望通过批判地继承与发展,尽为我用,在继续感悟并保留中西各家侧重点的前提下,持正纠偏,抒发己见,融各家于一体,形成笔者所感悟的符合人类生存、发展的天人合一之道。 简言之,于我而言,求道、悟道之学,既是兴趣使然,更是天命所归。其实,大道至简,道不远人,一针一线尽在道中。若能融汇中西哲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即便只得万一,也已不虚此生。 再言之,本篇道论,全都是笔者个人的感悟与观点的总结,不强求读者全部或部分接受,如果读者读后觉得能有所启发而能有一些自悟自得,就是对笔者最大的安慰。佛不度人人自度,道不悟人人自悟,佛道之得,人所自度自悟。本篇道论的帮助,最多只是随缘开示而已。
66
297
庄子的美学密码
庄子的美学密码
《庄子的美学密码》是杜长春老师第二部对庄子思想的研究著作,在此之前曾出版《庄子简文》。《庄子简文》历时35年完成,是对《庄子》原文的改编和升级,文字更简易,内涵更丰富。 《庄子的美学密码》是在《庄子》原文和《庄子简文》基础上的衍生作品。是根据《庄子》的精髓内涵和美学原理,总结出的空然之美、超然之美和渊默之美等61个美学密码,每个美学密码包括四大项,分别是内涵关键词、哲理名言、庄子简文美学故事和美学启示。 杜长春老师的文字优美灵动又极具思想内涵,对《庄子》美学思想的剖析通俗易懂又发人深省,体现了其深厚的国学功底。用轻松的方式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全面深刻的理解美学,那便是读《庄子的美学密码》了。 美学是研究美的学问,它也有自己的历史,也有自己的根源,庄子的美学就是很重要的根源之一。庄子的美学内涵在于,通达心性自由,与天地合一,与万物合一,有此豁达,方能感悟美学内涵,回归人性本真,寻得人生幸福。 杜长春,1963年生于山东陵县,从事国学研究35年,尤其注重庄子、禅学、美学和幸福的深度融合研究,曾出版52万字的《庄子简文》,进行国学讲座80期。是《系统思维教学法》创始人,曾研究发明“杜氏旋转定律、恒角圆定律等5个数学定律”。进行诗歌创作与朗诵16年,曾著《杜长春朗诵诗文集》。
34
50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