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49:投资人的微信群里,到处都是Manus的假BP

00:00
55:58
主播信息
投中网

投中网

投中网官方账号。
关注
大北窑14F
72
《大北窑14F》是由投中网编辑团队策划的一档谈话类播客栏目(原名:投中吐槽大会),每期邀请几名表达欲爆棚、观点犀利的嘉宾,用大白话共同讨论投资、创业、科技行业内那些“前沿到让人犯迷糊的”新概念。我们正在拉自己的听众群~想和嘉宾们交流的宝子们可以加我们主播的微信:Jiazhiguo233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今天的话题,要从今年大火的AI Aegent产品Manus聊起。

自从今年3月顺利接棒Deepseek带来的全民狂热,关于Manus母公司“蝴蝶效应”拿到融资的消息一直都没有中断过。在这些传闻组成的世界线里,Manus的融资目标从最初的5000万美元一路上涨到1亿美元,头部机构们排队问价,估值也一路攀升到了15亿美元以上。最新的消息出现在5月,有人说Manus远赴海外寻求机会,找到了1亿美元,投资方是著名的Bencnmark。

当然,这些传闻都没有得到过蝴蝶效应的正式确认。舆论也没有表现得过于惊讶:毕竟当下的一级市场,还能看得到β的赛道已经不多了,这种带有强烈共识的项目必然会受到追捧。

但最近,事情似乎往奇怪的方向发展。我的同事意外结识了一位投资人,声称表示自己正在帮助MANUS融资,目前已经十分接近敲定。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该投资人向我们展示了两份BP,据说一份是面向美元基金的,另一份是面向人民币基金的

初看下来,这两份BP的结构基本完整。发展历程、技术原理、实际用例、后续演绎,都有展开。除此而外,那位投资人还提供了工商信息可查的投资主体,一切看起来“有鼻子有眼”——但当我们向Manus求证的时候,却得到了双重否定:不仅融资消息是假的,这份BP也是假的

有意思的是,其实不仅仅是Manus和国内的创投市场。最近,OpenAI也遭遇了“假投资”:一个名叫Robinhood的数字货币平台宣布,他们将推出一种美股代币,用户们可以通过购买代币投资自己心仪的上市公司及独角兽公司,例如SpaceX和OpenAI——但OpenAI很快辟谣,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件事,交易也不可能发生。

这激活了我们很多回忆,也让我们决定有必要认真地聊一聊这个话题:为什么在一级市场里,总是会出现一些“无中生有”的投资方和融资方?为什么大热项目的“野生BP”,能够在投资人社群中数年如一日,始终生生不息?谁在制造这些“野生BP”?这些BP的曝光到底会给项目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本期研讨会成员

前经纬VP、曾经也遭遇过“假BP”的庄明浩;投中网编辑张楠、蒲凡

Shownotes

“野生BP”,其实是繁荣期的标志之一(02:45)

(这是“假BP”中的两页截图,是典型的“外围信息”)

成因之一:麻烦的“流动性”(09:20)

美国爆火的SPV交易,也是一场“流动性”的自救(15:44)

成因之二:AI行业的“敏感性”(19:20)

除了沉默,被“爆料”的创业公司可能毫无办法(24:58)

(B站站长Bishi当年的回应)

“善于说话”,是这一代创业者的必修课(31:17)

成因之三:纯粹的“骗局”?(35:35)

(当年怪兽充电被曝光的BP截图)

如何鉴定一份“野生BP”的成色?(44:48)

一名合格的风险投资人,需要学会和“消息”相处(49:28)

拓展阅读

彼得・蒂尔的故事,The Generalist《No Rivals: The Founders Fund Story》)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