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077 叙事经济学:故事如何掌控大脑并引发社会经济行为

00:00
01:01:35
主播信息
虚实de老饕

虚实de老饕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虚实de老饕
关注
虚实之间True Imagination
317
用故事调剂生活,用知识带来乐趣。商业与趣闻,人类与社会,化繁为简,无所不谈。 我们希望与你一起,在有限的生活中无限畅想,世界虚实交错,我们并肩前行。 欢迎来到《虚实之间》的世界。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叙事经济驱动机制

# 故事引发脑区同步

# 默认模式网络激活

# 身份认同消费行为

# 故事塑造思想杠杆

# 共识价值经济影响

# 凯恩斯主义经济叙事

# 比特币价值共识构建

# 品牌叙事营销策略

# 席勒叙事经济学理论

叙事经济学通过研究故事对社会经济行为的影响,揭示了人类决策背后的深层逻辑。2021年的脑科学研究表明,当不同个体接收相同叙事时,大脑活动呈现高度同步性,表现为默认模式网络的动态激活。这种同步性说明,故事通过触发情绪与身份认同脑区,能批量塑造群体认知,成为思想杠杆的核心工具。
在商业领域,品牌营销依赖于叙事构建身份认同。例如奢侈品通过故事传递生活方式,而小米、华为等品牌则通过特定叙事强化用户忠诚度。比特币的崛起更典型地体现了共识价值的力量——其技术基础虽复杂,但“数字黄金”的叙事推动了全球资本对其价值的认可,甚至影响国家金融政策。
宏观经济层面,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的博弈揭示了叙事对政策的决定性作用。凯恩斯通过“有效需求不足”的叙事主导罗斯福新政,而弗里德曼的实证研究虽推翻其理论根基,却因缺乏传播力而延迟被接受。这证明,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推广更依赖叙事的说服力,而非单纯数据逻辑。
罗伯特·席勒在《叙事经济学》中强调,现代社会的消费、投资乃至国家治理均受叙事驱动。从个体决策到跨国资本流动,故事通过默认模式网络激活身份认同与情绪,最终形成群体行为共识。理解叙事经济驱动机制,成为解码经济现象与预测趋势的关键。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