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94: The Beach Boys | 来自海浪的加州之声

00:00
55:26
节目详情

# The Beach Boys乐队历史

# 冲浪摇滚音乐风格

# 披头士乐队影响

# 宠物之声专辑影响

# Brian Wilson音乐天赋

# 音乐版权归属争议

# 加州车库乐队起源

# 爵士和声编排技术

# 前卫摇滚诞生历程

# 乐队家庭纠纷事件

乐队起源与早期发展
1961年,The Beach Boys乐队由Wilson三兄弟在美国加州创立,初期受爵士乐团The Four Freshmen的和声编排技术影响。Brian Wilson的音乐天赋推动乐队从车库乐队转型,创作了首支冲浪摇滚风格单曲《Surfin’》。其父Murry Wilson作为经纪人,帮助乐队签约唱片公司,奠定商业化基础。
冲浪摇滚的黄金时代
乐队以冲浪摇滚音乐风格迅速走红,连续推出《Surfin’ USA》《Surfer Girl》等专辑,将加州冲浪文化符号化。1964年单曲《I Get Around》登顶排行榜,短暂超越披头士乐队影响,但随后因英伦摇滚崛起面临挑战。
艺术突破与巅峰作品
Brian Wilson受披头士专辑《Rubber Soul》启发,创作概念专辑《宠物之声》,融合前卫摇滚元素与实验性录音技术,被公认为摇滚乐艺术化的里程碑。专辑间接推动了前卫摇滚诞生历程,并启发了披头士的《Sgt. Pepper’s》。
内部矛盾与版权纠纷
乐队因父亲Murry Wilson的精神控制与音乐版权归属争议陷入分裂。Murry低价出售歌曲版权导致成员长期经济损失,后续引发Brian Wilson与主唱Mike Love的法律诉讼。成员Dennis Wilson的酗酒问题与Brian的心理危机进一步加剧团队动荡。
后期发展与遗产影响
1970年代后,The Beach Boys经历成员更替与风格转型,1983年Dennis Wilson意外离世标志乐队黄金时代终结。2012年重组巡演及纪念专辑《That’s Why God Made the Radio》短暂回归公众视野。乐队累计售出超1.28亿张唱片,其冲浪摇滚音乐风格与《宠物之声》专辑影响持续渗透现代独立摇滚与流行乐领域。

展开
大家都在听
古尔德遇见梅纽因
古尔德遇见梅纽因
这张专辑收录了正值盛年的古尔德和梅纽因合作的小提琴与钢琴的作品,包括巴赫《第四小提琴奏鸣曲》、贝多芬《第十小提琴奏鸣曲》及勋伯格的一首《幻想曲》。企鹅评价三星,评语称:“不管你是不是古尔德的崇拜者,万勿错过它的独辟蹊径但尘封已久的唱片录音。他的处理方法虽然怪,却另有一种阳刚之气,令人心驰神往。” 巴赫的小提琴奏鸣曲是为小提琴与harpsichord(大键琴)创作的,但录制的时候,古尔德破天荒的没用大键琴来还原那种清脆的效果,而使用斯坦威大三角琴与梅纽因的小提琴合作。古尔德钢琴演奏的部分,仍然采用“非连音”的演奏法,声部很简约,但能听出来他对左手的重视程度,甚至比右手要高的多。除去他特殊的音色偏好,他的大脑想象力确实无法临摹。 巴赫《c小调第四小提琴奏鸣曲》BMV1017。1.西西里慢板,西西里舞曲感伤而如泣如诉的风格。二段体,各段分别反复。第一段旋律即巴赫《马太受难曲》中女低音咏叹调《神啊,请怜悯我们》。2.快板,雄壮而有力,三段体。3.慢板,如夏夜般温暧、宁静和柔美,主旋律充满强弱变比,给人以应答的感觉。4.快板,富有生气,二段体,各段都有反复。 贝多芬《G大调第十小提琴奏鸣曲》作品96,作于1811—1812年。此曲洋溢着丰盈的幻想与晚年的达观心境,充满了自由浪漫气息。 勋伯格《小提琴与钢琴幻想曲》作品47,作于1949年3月。是他最后完成的乐器作品,对演奏者的技巧要求极高。此曲中某些相似于慢速华尔兹、谐谑曲、艺术歌曲也被12音体系奇怪地变形了。勋伯格不知怎的,用完全不合理的方法综合了完全合理的技术要求。
61
10
普莱斯、莱纳《西班牙》
普莱斯、莱纳《西班牙》
这张专辑是指挥大师莱纳率领芝加哥交响乐团演绎法雅的作品。 如果说欧洲各国光彩夺目的西班牙作品让人感到炫目着迷,那么很多西班牙本国的音乐家肯定会觉得自己的文化遭到曲解。二十世纪之初的西班牙是一个多么落魄的国家:曾经称霸全球的殖民帝国,其海军舰队居然被年轻的美国在两天之内粉碎性摧毁;动荡的政局和贫穷落后的乡间,导致很多希望出人头地的艺术家和音乐家找不到自己的平台。法雅在成名之前不得不靠创作Zarzuela轻歌剧维持生计,其作品首演的时候管弦乐团居然只有一把小提琴,连单簧管都找不到,低音大提琴还是从隔壁酒馆里借回来的。要不是在法国巴黎结识了德彪西的话,他“永远都会湮灭在马德里酒吧里平庸的轻歌剧和钢琴私人家教课里,写出来的一堆Zarzuela轻歌剧只能塞在尘封的抽屉里”。不过,这位早年潦倒的作曲家后来取得的艺术成就远高于那些贩卖西班牙特色的音乐家。跟同时代的毕加索一样,法雅的艺术体现了当时西班牙这个国家的强烈矛盾:既处于欧洲最西端,却继承了厚重的东方文化;既是曾经最强盛发达的帝国,却沦为封闭荒蛮的偏远角落;既有虔诚内向的灵魂,内心深处却充满野性的澎湃。法雅文静内敛,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但内心总要表达一种像斗牛士般野性的呐喊。 无论是《三角帽》还是《爱情魔发师》,法雅都避免过分滥情的浪漫主义风格,而是用一种类似于德彪西管弦乐素描的“轻描淡写”。他跟毕加索一起把西班牙的文化艺术推入欧洲现代主义的洪流,他的作品没有对过去的怀恋,也没有对未来的憧憬,而是客观地反映现在,用最原始粗狂的元素传达自己的声音。 莱纳的《西班牙》专辑是从西班牙本国作曲家的视觉审视西班牙自身。莱纳棒下的法雅作品黑沉、神秘、诡异,充满原始荒诞的色彩;担纲独唱的黑人女高音普莱斯不再是拥有金钻般声线的崇高戏剧女高音,而是略带嘶哑的神秘女人。此作品本来由钢琴独奏演绎,难度很大,但管弦乐版本比较难得稀有。如果说阿根塔的《西班牙》是一幅靓丽的风情画,那么莱纳的《西班牙》则是一幅具有张力的写实素描。
91
22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