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94: The Beach Boys | 来自海浪的加州之声

00:00
55:26
节目详情

# The Beach Boys乐队历史

# 冲浪摇滚音乐风格

# 披头士乐队影响

# 宠物之声专辑影响

# Brian Wilson音乐天赋

# 音乐版权归属争议

# 加州车库乐队起源

# 爵士和声编排技术

# 前卫摇滚诞生历程

# 乐队家庭纠纷事件

乐队起源与早期发展
1961年,The Beach Boys乐队由Wilson三兄弟在美国加州创立,初期受爵士乐团The Four Freshmen的和声编排技术影响。Brian Wilson的音乐天赋推动乐队从车库乐队转型,创作了首支冲浪摇滚风格单曲《Surfin’》。其父Murry Wilson作为经纪人,帮助乐队签约唱片公司,奠定商业化基础。
冲浪摇滚的黄金时代
乐队以冲浪摇滚音乐风格迅速走红,连续推出《Surfin’ USA》《Surfer Girl》等专辑,将加州冲浪文化符号化。1964年单曲《I Get Around》登顶排行榜,短暂超越披头士乐队影响,但随后因英伦摇滚崛起面临挑战。
艺术突破与巅峰作品
Brian Wilson受披头士专辑《Rubber Soul》启发,创作概念专辑《宠物之声》,融合前卫摇滚元素与实验性录音技术,被公认为摇滚乐艺术化的里程碑。专辑间接推动了前卫摇滚诞生历程,并启发了披头士的《Sgt. Pepper’s》。
内部矛盾与版权纠纷
乐队因父亲Murry Wilson的精神控制与音乐版权归属争议陷入分裂。Murry低价出售歌曲版权导致成员长期经济损失,后续引发Brian Wilson与主唱Mike Love的法律诉讼。成员Dennis Wilson的酗酒问题与Brian的心理危机进一步加剧团队动荡。
后期发展与遗产影响
1970年代后,The Beach Boys经历成员更替与风格转型,1983年Dennis Wilson意外离世标志乐队黄金时代终结。2012年重组巡演及纪念专辑《That’s Why God Made the Radio》短暂回归公众视野。乐队累计售出超1.28亿张唱片,其冲浪摇滚音乐风格与《宠物之声》专辑影响持续渗透现代独立摇滚与流行乐领域。

展开
大家都在听
拉罗查《舒曼钢琴作品》
拉罗查《舒曼钢琴作品》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拉罗查演奏舒曼几部著名的钢琴作品。 《维也纳狂欢节》作品26 ,作于1839年,题献给莫南德·席勒,舒曼认为此曲是“一首伟大的浪漫奏鸣曲”,“一份浪漫主义的展品”。题目本身就是一种抢救行动,一开始这部作品定名为《狂欢节:四个音符的玩笑》,其中的“玩笑”据认为主要是掩饰第一乐章源自“马赛曲”的引语,当时在维也纳是严禁“马赛曲”的(舒曼在后来的三部作品中又引用此曲)。了解内情的人知道,此曲记录了1838年舒曼维也纳之行的观感,舒曼去维也纳时,曾想把他的《新音乐杂志》迁往维也纳出版,但是遭到梅特涅当局的无理拒绝。为了抗议这种压制出版自由的行径,舒曼把当时象征革命的“马赛曲”放到《维也纳狂欢节》中,含沙射影地讽刺梅特涅的倒行逆施,暗示维也纳将掀起推翻梅特涅政权的革命风暴。 《b小调快板》作品8,作于1831年。1831-1832年的整个冬天舒曼都在专心致志于《快板》的创作,起初是作为一首b小调奏鸣曲的第一乐章,他希望能将全曲献给莫舍勒斯,结果1833年时他只出版了这一个乐章,题献给埃内斯汀·封·弗立肯,是舒曼当时爱上的一位年轻女性,舒曼曾说:“埃内斯汀简直是我童年梦想的化身!”从初稿上可看出《b小调快板》给他带来很大麻烦:他自己后来也说它“除了有好的意图外别无其他可说”。试图将如此狂热的素材组织在一个奏鸣曲式的结构内,舒曼事实上是在试做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他想找出完整的东西的意图是很清楚的:在这个离题情节中究竟有多少可追溯到引子,去发现这个情况是很有趣的。在结束时将其激动的b小调起始曲转入宜人的炽热的B大调是非常美的。主题材料被即兴想像的长河带着走而并未真正展开,然而,舒曼在中间部分不定的等音转调肯定产生令人叹为观止的五彩缤纷的颜色。 《升F大调浪漫曲》作品28第二首,作于1839年。为强调开端的中音区和反复简单而又感人的歌曲旋律的重要性,舒曼使用了三行谱表,这可能是为表达对他比利时朋友西莫南·德·席勒的惊异而采纳了他在自己作品中喜用的办法。此曲是以简单的三段体写的,有尾声,类似《为什么》和《梦幻曲》,是简练和干净利落的典范,没有一个音符是多余的。
164
10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