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hy for Jazz
Why for Jazz 是 Y4 旗下的一档关于爵士乐的音频播客。我们主张爵士不应该只是一种音乐类型,它更为当代都市生活提供了一种可以参考的可能性。我们的口号是:即兴即合理。
105

流行音乐审美转变趋势
近三十年流行音乐审美从高亢震撼转向柔和陪伴,八九十年代以惠特妮·休斯顿、张惠妹为代表的金曲时代强调唱功与情绪爆发力,副歌的强情绪表达成为主流。千禧年后,美式R&B和个性化嗓音崛起,如碧昂丝、布兰妮等歌手更注重声音质感与律动控制,标志着音乐审美向多元化发展。
声音美学三十年演变与技术推动
2010年代后,慵懒氛围感音乐成为主流,如比莉·艾利什和拉娜·德雷通过气声唱法、合成器编曲营造沉浸式情绪空间。数字音乐设备普及与流媒体平台算法推荐机制加速了这一转变,MP3、iPod推动碎片化听歌习惯,算法则依据用户场景精准推送“独处歌单”“深夜电台”,强化陪伴感音乐需求增长。
女性音乐人自主表达觉醒
女性音乐人从被凝视的“完美形象”转向真实自我表达,如陈绮贞、窦靖童通过私密化创作讲述个体经历。九二八八《决定不想你》等作品以清醒自持的歌词重构歌手与听众关系,体现女性音乐人从情绪载体到独立主体的身份意识转变。
社会心理需求与创作逻辑变革
高压社会环境下,音乐成为情绪出口,短视频平台音乐传播逻辑偏爱15秒高浓度情绪片段(如魏如萱《我在纽约打电话给你》),推动音乐创作向碎片化、可传播性倾斜。同时,卧室音乐人借助数字工具实现氛围感音乐创作技术升级,以低成本完成精细声音设计,呼应当代人对真实、脆弱情感的表达需求。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