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如此广州》读后感 鲁迅

00:00
03:24
主播信息
广州出版社

广州出版社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广州出版社
关注
广州市产业工人科学素质读物
--
这是一档专为产业工人打造的科普音频节目,全书内容围绕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展开,旨在引导产业工人了解技能素质提升重点,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关注广州市产业发展趋势。音频分为四个篇章:开篇概述了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如何助力产业工人实现理想人生目标;接着围绕职业发展、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三大主题,深入介绍了多个领域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然后以问答形式讲解了健康生活和防灾减灾常识;最后从历史与现实双重维度展现了广州市的产业进程和科技成果。全书内容通俗易懂,贴合产业工人实际工作和生活场景,注重日常实践应用,旨在帮助产业工人增强自身职业竞争力,掌握创新工作、科学生活的要义。
2023广州市农民科学素质读物
17
《2023广州市农民科学素质读物》音频版,是由广州出版社精心策划并制作的一档科普音频节目。该音频从书稿中精选了关于植物种植、动物养殖、居家生活等方面的科学常识,以36个问答的形式呈现,旨在帮助广州市农村常住人口提高科学素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乡村振兴政策,掌握动植物生产的科学方法,提升居家生活的品质。同时,该音频也展示了广州市在超大城市乡村振兴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成功经验,为听众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通过收听这档节目,农民朋友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科学知识和实用技能,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读懂广州 |《文学里广州·小说》
17
“读懂广州”书系之《文学里的广州》按诗词、散文、小说、杂记四种体裁辑录名家名作,共四个分册,所选作品均以广州为背景,彰显历史、经济、民俗等领域的万千气象,富有浓厚的“广州特色”,向读者展现广州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互融互促的和谐之美。 “读懂广州”书系之《文学里的广州》有声书,邀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音指导陆洋,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播音指导李亚萍,北京广播电视台播音指导白钢,广东广播电视台康毅工作室制作人、首席业务指导康毅等领衔,携黑龙江广播电视台资深主播录制,让读者在阅读文字的同时,聆听经典,多角度读懂广州。 《文学里的广州·小说》则是十五位当代作家潜心打磨的“广州故事集”,本专辑精选了5篇节选小说,包括欧阳山的《三家巷》,陈残云的《香飘四季》,陈国凯的《羊城一夜》,张梅的《成珠楼记忆》和陈崇正的《开门》。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束光,经由作家们虔诚的目光,照亮回味无穷的温暖瞬间。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马克.吐温自传(上下)
马克.吐温自传(上下)
马克·吐温有着高超的幽默、机智与名气,被称为美国最知名人士之一,曾被推崇为“美国文坛巨子”。擅长写具有讽刺意味小说的他将这种风格带到了他的自传之中,书中,这位睿智的学者嬉笑怒骂,谈笑风生间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展现给了我们。对与自己同时代的文学人物,马克·吐温没有谈及太多,但对批评家这一行当表达了自己的观感:“我认为,批评家的工作是所有职业中最腐化堕落的,没有任何真正价值。”“尽管如此,随它去吧。”“这是上帝的旨意,我们必须要有批评家、传教士、国会议员和滑稽演员,我们必须承受这些负担。”同时,这本自传也不乏马克·吐温对私生活的讲述,他甚至用了很长的篇幅,抒发他对一个女人的愤怒。他似乎是以一种很随意的方式在书写自己的人生,想到了就说出来了然后记录下来,可是,细细斟酌之下,字里行间都包含着他的睿智。除却辛辣,马克·吐温日常生活中的“搞笑”天赋也可从自传中觅得。自传管理人赫斯特称:“这份书稿我已经读过无数次,但每一次都忍不住发笑。这个男人的言谈笑骂皆成文学,而自传则是高潮,是那种创作力的顶峰。” [2-3]《马克吐温自传》在这本自传出版的时候,我已经离开人世。因此我会随时记住,我是在坟墓里,向读者讲述我的一切。我是实实在在地要从坟墓里来讲述,而不是现身说法,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无所顾虑……对我来说,只有在我清楚地知道,在我活着的时候,我写的东西不会被任何人看到,我才能够像写情书那样,轻松自如、自由自在地坦陈我的内心。
--
256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 余华论人生与自我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 余华论人生与自我
听余华讲述他和他的“文学白日梦” 主播推荐: 《活着》之后,余华再论人生与自我 回顾与思考三十余年创作历程 从文学到社会,从过去到未来 身处荒诞的世界 我们都该读读余华 走进他的“文学白日梦”! 余华写给每一个孤独的行路人,在孤独中照见自我,与丰盈的灵魂相遇;超越荒诞,抵达真实。 这位中国作家获得了应有的国际声誉。 ——美国《时代》周刊 余华可以说是现代中国的巴尔扎克。 ——法国《世界报》 内容简介: 如果说余华的小说是享誉世界的伟大作品,那么散文则更加体现了他的艺术思想,最接近现实生活中的余华。本书是余华的散文作品集。分为“一个记忆回来了” “文学•音乐•旅行” “活着,为了讲述”三大章节,包含对往事的追忆与深思,对文学和音乐的独到见解,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对整个社会和历史的反省。正如余华所说:“这就是我的写作,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出发,经过政治、历史、经济、社会、体育、文化、情感、欲望、隐私等等,然后再回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作者简介: 余华,1960年4月出生,1983年开始写作。 主要作品有《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兄弟》《第七天》。 作品被翻译成35种语言,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37个国家和地区出版。 曾获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意大利朱塞佩•阿切尔比国际文学奖等荣誉。
266
31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