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7E9 鲁豫对话小帕 | 要走多少路,才能成为一个女人,答案在风中飘荡

00:00
01:09:41
节目详情

# 女性成长中的身份认同

# 家庭环境对女性塑造

# 多语言能力的生存意义

# 心理健康与创作关联

# 脱口秀作为情绪出口

# 女性自我反思的困境

# 社会规训下的厌女现象

# 双向情感障碍的日常应对

# 女性独立生存的挣扎

女性成长中的身份认同:维吾尔族脱口秀演员小帕通过对话展现其从新疆阿克苏到内地的成长轨迹。她提到家庭环境对女性塑造的深刻影响,包括父亲频繁婚姻带来的混乱家庭关系,以及母亲长期缺席导致的归属感缺失。这些经历促使她通过语言能力突围,将普通话、俄语等作为逃离原生环境的工具。
社会规训下的厌女现象:小帕剖析了社会对女性的多重焦虑灌输,包括外貌、生育、职业等压力。她认为“恋爱脑”本质是系统性规训的结果,强调应批判施压者而非受害者。其自我反思的困境体现在对传统女性特质的矛盾态度,既珍惜怯生生的真诚感,又因此错失机会。
心理健康与创作关联:小帕揭露双向情感障碍的日常应对,包括抑郁与躁狂交替状态对创作的影响。她将脱口秀作为情绪出口,通过段子解构原生家庭创伤,认为创作需要将痛苦转化为尖锐的表达。这种转化过程既是自我疗愈,也是对女性生存困境的公共讨论。
女性独立生存的挣扎:从大学时期的经济拮据到成为职业演员,小帕的独立生存经历映射出女性在传统与现代间的撕裂。她强调语言能力和艺术表达赋予的生存意义,同时坦言仍需与厌女思维持续斗争,最终通过脱口秀实现从“被规训者”到“叙事主体”的转变。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