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柬埔寨| 闲谈吴哥窟 - 水库、肘尺、庙山五塔和壁画里的市井

00:00
01:06:18
主播信息
Yang

Yang

一个旅行者。
关注
壮游者|人文旅行声音游记
747
“壮游者”是一档人文旅行声音游记播客。苹果播客(Podcasts)“2022年编辑精选节目”;2022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播客提名;2023CPA年度城市旅行类播客奖;2024喜马拉雅年度品牌青睐播客。 “壮游”译自“Grand tour”,它盛行于18世纪的欧洲。保罗·福塞尔说:“典型的18世纪观点是,勤奋的观察者游遍外域,向那些不幸留在家中者报告他对人性的发现,以及对社会叙述自己的观察结果,这是一种义务”。 本节目由旅行60+国的前媒体人Yang主持,人文、地理、历史……不同身份和视角的旅行者,将分享他们的参与式观察体验。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本期节目的目的地是吴哥窟,分享人是吴哥爱好者和研究者佩如。她将带领我们走进举世闻名的吴哥古迹。

节目将重点聊聊两座代表性建筑——小吴哥寺由苏利耶跋摩二世修建,建筑布局承载宇宙观:护城河象征宇宙之海,须弥山式的五塔象征神居之所。回廊壁画强调王权合法性和印度教神话叙事,如著名的“搅动乳海”,并出现了大量仙女形象,展现了高棉艺术从神性走向人性化的突破;巴戎寺则完全不同,它的壁画不仅有王室祭祀,还细致描绘了百姓捕鱼、行军、医疗的生活场景,被称为“高棉的微笑”。四面神像的真实身份至今仍是谜……

节目也关注了吴哥赖以繁荣的水利系统。巨大的水池与灌溉网络支撑了稻作农业和庞大人口的生活,使文明在热带雨林中延续数百年。最后,佩如还提供了一条理解吴哥的旅行路径,从早期砖塔到小吴哥寺的巅峰,再到巴戎寺的多元融合,以及女王宫等雕刻艺术的高峰。每一步都对应着高棉文明的演进脉络。希望这一期节目能帮助你在亲临吴哥时,能看到更多建筑背后的文明逻辑与人文细节(部分细节图片将在公众号“壮游者”相关推送里展示)。


祝您十一假期快乐!


嘉宾提及书籍:

周达观:《真腊风土记》

石泽良沼:《东南亚:多民族世界的发现》

乔治. 赛代斯:《东南亚的印度化国家》

Vittorio Roveda:《Images of the Gods》


嘉宾推荐参观顺序:

博物馆-神牛寺-罗莱寺-巴空寺-豆蔻寺-东梅奔寺-西梅奔水池-茶胶寺-比粒寺-女王宫-小吴哥寺-巴戎寺、圣剑寺、斑黛喀蒂寺-塔布隆寺。

另有:贡开遗址(离暹粒 100-120 公里)、柏威夏寺(柬泰边境)


|壮游者|

佩如:吴哥爱好者和研究者。

|主播|

Yang:去过两次吴哥窟依然觉得很神奇的男子。


壮游者是一档独立播客,很需要你的支持。

1、商务合作请邮件至zhuangyouzhe@126.com,或者添加微信“zhuangyouzhe2018”

2、请通过ZFB账号zhuangyouzhe@126.com对“壮游者”进行赞助;也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壮游者”文章(本期相关细节图片也在文章里呈现)下方的“喜欢作者”以及节目下方的“赞赏”对单期节目进行赞助。

3、请订阅、转发、评论和点赞节目,并在你使用的收听平台为“壮游者”专辑打五星好评。加听友群可微信添加"zhuangyouzhe2018",与主播和听友直接交流。谢谢你,让我们有机会一起前行。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