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后即可查看能否收听哦~
立即登录

05 第二卷导读:主管篇

00:00
03:06
主播信息
文穴Literaturecave

文穴Literaturecave

你的城市阅读手册
关注
混在北京 | 百花奖获奖电影原著
1023
※ 九十年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群像缩影,北漂的万般滋味尽在其中 ※ 用幽默讲述艰难时世和生活百态,以反讽道出理想幻灭和人性挣扎 一群来自各地的青年知识分子,慕“向导出版社”之名,怀着各自理想住进了北京一栋被叫作“移民楼”的老筒子楼里,他们的生活与工作相互交织,一群“知识混子”的故事就此展开了……
《都市诡事录:诡影重重》
15
《虾男》 “前几天,A在这里吃过饭。”民警孟尔扒开一双一次性筷子,一边搓掉突兀的木刺,一边往后厨的入口望去,一个目光正巧和他对上,但是很快那人就躲了进去,他口中的A,是最近一起恶性凶杀案受害者的代号。 —— 《典当行惨案》 自从出了命案之后,关于老金典当铺里的怪事,周边小区就传得沸沸扬扬。 一开始据说是住在典当铺附近的王德利他老娘李月梅传出来的,每当别人向她问起此事,李月梅还要撇一撇嘴,翻个白眼,又黄又长的老脸拧得跟一条酸黄瓜似,等到谱摆完了,她才肯佝偻起身子,弯下腰,凑到别人跟前用幽幽的嗓音说道:你可不知道,那老金典当铺晚上有声音……
《都市诡事录I:青云直上》
--
35岁的小报记者赵志被噩梦惊醒后,突然听到隔壁404房间传来的呼救声,而声音的主人正是他心生爱慕的女邻居,随即诡事百出,险象迭生…… 三流小报记者赵志身陷灵异事件,又被卷入权力阴谋之中,一朝异能觉醒,且看他运筹帷幄、平步青云扶摇直上九万里。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霍洛维兹在莫斯科
霍洛维兹在莫斯科
1986年,82岁高龄的霍洛维兹在戈尔巴乔夫的邀请下,返回生养他的俄罗斯,举行了一场音乐会。不过,他只演奏了一场。不知这是他个人的决定,还是当局的决定。 这是一场游子还乡的悲情演出,不论演奏者或听众,感受的不仅是钢琴演奏艺术,还共同演出了那场戏剧人生的最后一幕。多少场景、细节、伏笔、人物、矛盾、冲突……人生所有的不得已,都在那唯一一场演出中,在每一个音符的跳跃中一一交割。霍洛维兹的音乐,不可颠覆地从渺远的高处,悲悯地俯视着将他长久拒绝于国门之外的、生养他的俄罗斯,俯视着泪流满面、百感交集的听众。 霍洛维兹,他那特有的“左手低音”,总会不由分说地从听众的心坎上卷起热望和哀思。这场音乐会,他依然弹奏他最擅长的曲目。弹起斯卡拉第,一路掉落精致的珍珠;他手下的李斯特有种神秘的味道,前所未有地燃烧着天才的热情;他的拉赫玛尼诺夫和斯克里亚宾又华丽又悲凉,雄浑的意境里暗藏侠骨柔情。他有这么多让人疯魔的特质:大刀阔斧的阳刚气、浓厚而层次分明的色彩、卷舒自如的呼吸、几乎与生俱来的浪漫情怀、意兴所至的神来之笔…… 尽管,同一级别的大师里,数霍洛维兹招致的非议最多:他技巧很好,但喜欢炫技,个人色彩太重,太随意——无论弹谁的作品,听上去都象他自己。这些评论有道理,可是,对霍洛维兹来说没什么意义——他知道自己的天赋和使命,知道该怎么去表达自己的激情——他是为这个才弹琴的。霍洛维兹的琴声里不乏直接来自人性的朴素、犷野的冲动,闻者胸中自有热血,哪经得起这般呼唤!其他演奏大师常在让我惊佩的同时,隐约听到他们倾诉成功背后的艰辛,而霍洛维兹早已用更大的劳苦抹去了劳苦的痕迹,以更辛勤的雕饰超越了表面的繁华,打磨出了一个赤子充满情爱的世界。他在恣肆的琴声里朗声宣告弹琴是最大的快乐,音乐是人生的终极目标。 这场历史性的演出被记录了下来,直到今天一直都被认为是20世纪最杰出的现场音乐录音。霍洛维兹的唱片可以有选择地慢慢听,但这张不容错过。
--
15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