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塔,一座容易读错的佛塔

00:00
03:44
主播信息
河南文物之窗

河南文物之窗

对话文博 点亮生活
关注
文化遗产耀中原
84
它们跨越时间长河,见证历史变迁;它们凝结过去、连接当下、传承未来。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遗产耀中原,带您走进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遍访石窟寺,聆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人故事。
我的考古故事
91
文物承载着文明与文化,维系着民族精神与时代价值,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不过,保护和发掘文物的人同样弥足珍贵,因为他们通过考古,填补了历史空白,纠正了历史讹误,廓清了历史谜团。《我的考古故事》通过8位考古大家,串联起一个个考古遗址及一件件重要文物的发现、发掘与保护,洞见河南考古乃至中国考古的发展与演变,展现他们对考古的孜孜以求、矢志不移及作出的突出贡献。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开封繁塔北宋建筑遗存

# 北宋佛塔艺术巅峰之作

# 佛塔砖雕造像艺术特色

# 佛塔宋代碑刻书法宝库

# 繁塔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背景与建筑特色
繁塔位于河南开封东南,原名兴慈塔,是北宋开宝七年(974年)建造的开封首座佛塔。其六角九层结构高约36.68米,因所在佛台地势高出北宋内城20余米,成为文人登高胜地,享有“佛台春色”美誉。民间流传“铁塔只到繁塔腰”的民谣,印证其历史地位。
砖雕造像与艺术价值
塔身内外密布近7000尊砖雕造像,涵盖佛、菩萨、明王等百余种形象,工艺融合中原文化与西域佛教艺术。造像排列规整,与塔身纹饰浑然一体,被誉为研究北宋佛教造像的“活字典”,展现了北宋初期宗教文化与民俗艺术的巅峰成就。
碑刻与书法遗产
塔内现存宋代碑刻200余方,包含184块铂金碑刻。赵安仁楷书《五经》兼具欧柳书法之长,其中《金刚经》《心经》为唐版本,《十善业道经要略》为国内孤本,具有极高研究价值。这些碑刻系统呈现了宋初书法艺术的发展脉络。
文化遗产地位
作为北宋佛教建筑遗存,繁塔集建筑技术、佛教艺术和书法研究于一体,1988年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不仅是开封地标,更是大运河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整保留了北宋宗教文化与民俗生活的历史印记。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