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白马寺还早了四年!打卡青龙山慈云寺

00:00
03:03
主播信息
河南文物之窗

河南文物之窗

对话文博 点亮生活
关注
文化遗产耀中原
84
它们跨越时间长河,见证历史变迁;它们凝结过去、连接当下、传承未来。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遗产耀中原,带您走进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遍访石窟寺,聆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人故事。
我的考古故事
91
文物承载着文明与文化,维系着民族精神与时代价值,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不过,保护和发掘文物的人同样弥足珍贵,因为他们通过考古,填补了历史空白,纠正了历史讹误,廓清了历史谜团。《我的考古故事》通过8位考古大家,串联起一个个考古遗址及一件件重要文物的发现、发掘与保护,洞见河南考古乃至中国考古的发展与演变,展现他们对考古的孜孜以求、矢志不移及作出的突出贡献。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青龙山慈云寺历史

# 慈云寺石刻艺术价值

# 释迦双足灵像碑特点

# 五十三峰浮雕地图碑

# 佛教艺术珍品研究

# 全国文保单位认定

# 佛教传入民间寺院

# 玄奘慈云寺研经

# 浮雕线刻艺术技法

# 历史沿革研究价值

青龙山慈云寺作为佛教传入中国后建造的首座民间寺院,比官办寺院白马寺早建四年,具有"少林共祖、白马同乡"的历史地位。唐玄奘西行取经前曾在此研习佛经,印证其佛教传入民间寺院的重要地位。
寺内现存五十二块慈云寺石刻中,七块被列为国宝级佛教艺术珍品。其中释迦牟尼双足灵像碑以明确的年代记载和完整保存状态著称,比同类碑刻早百余年;五十三峰盛景图碑运用浮雕线刻结合的创新技法,将青龙山全貌浓缩于石碑,成为研究古代佛教地理的活教材。
慈云寺石刻涵盖元至清代的多元历史信息,涉及佛教宗派演变、古代行政制度及自然地理等珍贵内容,为历史沿革研究提供重要实证。2013年作为全国文保单位认定,其佛教艺术珍品研究和文物保护价值获得国家级认可。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