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梅姐(朗读:单超)

00:00
06:34
主播信息
淮安市广播电视台

淮安市广播电视台

引领传媒风尚,肩负主流担当,淮安市广播电视台入驻蜻蜓FM官方账号。
关注
特别党产
--
历史抗战题材的有声书
听淮安
82
听淮安,悦听精彩淮安。 淮安市广播电视台、淮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淮安市作家协会特别策划——《听淮安》系列作品,精选淮安本土作家富有淮安本土特征元素的散文、诗歌作品,由淮安市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录制为有声读物,带您一起通过声音感知大美淮安。
大胡庄1941
198
英烈雄风,铁血丰碑,波澜壮阔,激荡人心。于兆文长篇小说《大胡庄1941》,由淮安市广播电视台、淮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淮安市作家协会联合制作播出。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红梅的童年家庭角色

# 家庭责任与弟弟成长

# 未读书的早慧姐姐

# 风湿病的隐忍故事

# 手足情深的奉献人生

# 宣传队主角的歌唱才华

# 花棉袄的童年回忆

# 千针万线的温暖馈赠

# 田间劳动的坚韧身影

梅姐出生于物质匮乏的年代,乳名红梅,幼年便承担起家庭责任,照顾五个弟弟的成长。作为未读书的早慧姐姐,她八岁带弟弟入睡,十岁带弟妹玩耍,十二岁独自放牧,十四岁下田挣工分,田间劳动的坚韧身影遍布家乡土地。
尽管未接受教育,梅姐却展现出非凡才能。她曾是宣传队主角的歌唱才华代表,凭借超强记忆力和清亮嗓音,在《映山红》《毛主席来到咱农庄》等歌曲中担任领唱,成为那个年代的乡村明星。
梅姐对家庭倾注全部心力。她为弟弟缝制花棉袄的童年回忆中,既有温情也有酸涩;用千针万线的温暖馈赠为全家织毛衣做布鞋,寒冬里的暖意皆来自她的巧手。即便婚后仍带夫家兄弟回乡务农,手足情深的奉献人生贯穿始终。
常年田间劳作的辛劳让梅姐患上风湿病的隐忍故事。她轻描淡写腿疾困扰,却因早年水田劳作导致病痛加剧。即便兄弟成年后,她仍保持谦逊克己的品格,二十余年仅探访三次,始终将手足视作需要呵护的孩子。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